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柳葉刀》子刊:胃癌聯合免疫治療新突破!帕博利珠單抗+崙伐替尼的免疫聯合抗血管方案,一二線治療客觀緩解率達69% | 臨床大發現

原文转自奇點網 2020年的免疫治療,似乎拿出了一種打的就是精銳,啃的就是硬骨頭的氣勢,開始向肝癌、胃癌這樣的硬骨頭髮起衝擊。治療難度低一點的癌症突破了,就得努力攻堅,給更多盼星星盼月亮等新療法的患​​者希望嘛。 當然免疫治療現在的攻堅,也更講究方法了。就拿胃癌來說,PD-1/L1抑製劑們現在紛紛調轉方向,不再嘗試單藥強攻,而是選擇改用聯合治療的方法。 像前不久奇點糕們就介紹過,帕博利珠單抗+曲妥珠單抗+化療的聯合方案,取得了HER2胃/食管腺癌上的大突破。而這次,帕博利珠單抗又得出鏡接受表揚了。 近期《柳葉刀·腫瘤學》上以論文形式,發表了臨床II期EPOC1706試驗的數據,這項日本試驗的結果顯示:帕博利珠單抗+崙伐替尼(lenvatinib)的免疫聯合抗血管方案,在胃癌一二線治療中的客觀緩解率,達到了驚人的69% [1]! 在胃癌治療上,帕博利珠單抗其實栽過跟頭:二線治療的III期KEYNOTE-061試驗,它對比紫杉醇化療沒能體現優勢;一線治療的KEYNOTE-062試驗,帕博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反而不如單藥,單藥獲益也局限於PD-L1 CPS≥10的患者[2-3]。 雖然帕博利珠單抗也可以治療存在錯配修復缺陷(dMMR)或腫瘤突變負荷高(TMB-H)的胃癌患者,但這些患者並不佔多數,比如dMMR的胃癌患者佔比還不到10 %。想要讓更多患者從免疫治療中獲益,就得換用新的方案。 要挑搭檔的話,新型抗血管生成藥物崙伐替尼就不錯,它和帕博利珠單抗組成的搭檔,目前已經被FDA批准用於MSI-H/dMMR的子宮內膜癌治療,而且在肝癌、腎癌等癌症中獲得了突破性療法(Breakthrough Therapy)資格認定。 而抗血管生成藥物和PD-1/L1抑製劑聯合使用,能從各個不同角度擦出火花的增效機制,奇點糕也不止一次地提到過了,畢竟這是免疫聯合治療目前成果最顯著的方向。 看這張圖眼不眼熟?知識點複習一遍吧~ (圖片來源: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接下來就該說EPOC1706試驗本身了,這項II期試驗總共入組了29例復發或轉移性的胃癌患者,其中14名是一線治療,還有15名是二線治療。而在其它條件上試驗要求非常寬泛,沒有HER2陰性、PD-L1表達水平陽性等限定。 入組患者每日口服20毫克崙伐替尼,還要每三週注射一次200毫克的帕博利珠單抗。既然是評價抗腫瘤效果的II期試驗,客觀緩解率(ORR)就是試驗的主要終點,基於此前胃癌試驗的數據,研究團隊把聯合治療的ORR目標值定在了30%。 事實證明,這顯然低估了帕博利珠單抗+崙伐替尼的實力。試驗第一階段入組的前10名患者中,就有6名達到了客觀緩解,這讓研究團隊備受鼓舞,繼續完成了第二階段19名患者的入組。 EPOC1706試驗的初步數據,在今年的ASCO胃腸道腫瘤研討會(ASCO GI)上公佈:患者整體的客觀緩解率達到69%,疾病控制率更是高達100%!截至數據統計時,29名患者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7.1個月。 就連病情穩定的9例患者,有8例也是腫瘤縮小的,只是沒達到部分緩解標準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這29名患者中只有兩名屬於理論上更適合免疫治療的dMMR患者。就算排除掉這兩名患者,帕博利珠單抗+崙伐替尼的聯合治療在其他患者身上的療效也絲毫不差,PFS和ORR分別是7.0個月和70%。 目前患者整體的中位生存期(OS)尚未達到,但治療12個月時超過70%的生存率,也已經優於此前的各種臨床試驗數據。畢竟達到緩解=長效獲益的特點,就是免疫治療和化療最大的不同嘛。 看看仍在治療的幾名患者,有多少能夠維持獲益不動搖吧 此外試驗還對PD-L1表達水平、腫瘤突變負荷(TMB)等生化標記物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聯合治療在PD-L1表達陽性(CPS≥1),尤其是CPS≥10的患者中ORR和PFS明顯更高,但TMB水平與PFS沒有明顯關聯。 而在安全性方面,3級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48%,最常見的是高血壓(11例,38%),但基本都可以通過劑量調整、對症用藥等方式解決,可見聯合治療的安全性也是有保障的。 總而言之,帕博利珠單抗+崙伐替尼聯合治療,在胃癌治療上的潛力確實是很不錯的。雖然研究團隊在論文中表示,日本等東亞地區患者的免疫治療效果,本來就要優於歐美,但中日韓三國本來就是全球胃癌高發區,那療效好一點豈不美哉? 1.Kawazoe A, Fukuoka S, Nakamura Y, et al. Lenvatinib plus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in the first-line or second-line setting (EPOC1706): an open-label,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 J]. The Lancet Oncology, 2020. 2.Shitara…

阅读更多

《自然》:白介素-18或成為免疫新熱點!耶魯科學家突破癌細胞分泌的“誘餌受體”,發現頗有潛力的新免疫檢查點 | 科學大發現

原文转自奇點網 十多年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名為白細胞介素-18(IL-18)的細胞因子,它在實驗中增強了T細胞和NK細胞的免疫功能,被視為腫瘤免疫治療的一匹黑馬。 靠人體的免疫系統戰勝癌症,是無數人前赴後繼的追求,於是IL-18抗擊癌症的臨床試驗很快就開始了。然而IL-18的II期試驗,卻扑街得格外慘烈。 不管把IL-18的使用量增大多少,60多名黑色素瘤患者中,也只有1名達到了部分緩解[1]。藥物研發很快因此擱淺了,但這卻讓耶魯大學的免疫學家Aaron King陷入了思考:別的重組人白介素藥物都能應用到臨床,為什麼IL-18不行? 十年後,Aaron King帶領的團隊終於解開了這個謎題,他們發表在《自然》上的最新論文指出: IL-18沒能起到抗腫瘤作用,是因為它進入體內後,癌細胞會大量分泌競爭性結合IL-18的受體IL-18BP,搶走了IL-18本該發揮的促免疫作用 ! 換句話說, 癌細胞釋放的“誘餌”,讓IL-18BP成為了腫瘤微環境中的一個“分泌型免疫檢查點”。 研究團隊從IL-18的2.5億種變體中,篩選出了一個不會和誘餌結合的特殊型DR-18,用它配合PD-1抑製劑治療,在實驗中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2 ]。 IL-18向左走就跑偏了,向右走才是上道了 其實IL-18面對的這種情況,和大家再熟悉不過的PD-1/L1,是有些相似之處的。在腫瘤微環境當中,癌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乃至樹突狀細胞都會表達PD-L1,但各自的意義顯然並不相同。 比如最近就有研究顯示,抑制掉樹突細胞的PD-L1,作用可能遠大於巨噬細胞的PD-L1[3]。現在對PD-L1的表達做檢測,也有腫瘤細胞陽性分數(TPS)、免疫細胞陽性分數(ICS)、聯合陽性分數(CPS)這些不同的分法。 而IL-18進到腫瘤微環境當中,也有敵我兩種受體要區分 ,友軍當然是T細胞和NK細胞表面的正常受體IL-18R,而敵軍就是癌細胞釋放的誘餌IL-18BP。 不過在正常情況下,IL-18BP對IL-18的親和力要遠高於IL-18R 。 來增援免疫系統的友軍,竟然都被拉到敵軍一邊去了,這仗還怎麼打?研究團隊分析了癌症基因組圖譜計劃(TCGA)的數據庫,發現雖然IL-18R在免疫細胞中廣泛表達,但各種實體瘤當中IL-18BP的分佈更廣泛。 要想讓IL-18這個強效促免疫的分子發揮作用,就得想辦法繞開癌細胞釋放的誘餌,從而突破掉IL-18BP這個免疫檢查點的限制。 研究團隊希望能找到一個只結合IL-18R,不結合誘餌IL-18BP的分子,為此採用了定向進化(Directed Evolution)的方法,從超過2.5億種IL-18的變體中,篩選出了一種名為DR-18,與IL-18R親和力強的IL-18變體 ,進行下一步實驗。 關於定向進化的知識,大家可以查查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相關信息~ 在黑色素瘤和結直腸癌小鼠模型上進行的實驗顯示, 這個DR-18果然了不得,單獨使用時的療效就已經絲毫不遜色於PD-1抑製劑。如果和PD-1抑製劑聯合使用,更是能幹掉絕大多數小鼠身上的腫瘤 ! DR-18和老祖宗IL-18的效果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 進一步的分析則顯示, DR-18的出色抗腫瘤效果,來自於它對CD8+T細胞、NK細胞、腫瘤內部幹細胞樣T細胞等多種免疫細胞的充分調動。同時DR-18還改變了免疫微環境狀態,狠狠打壓了免疫抑制性的細胞 。 論文作者之一,耶魯大學的Marcus Bosenberg表示,DR-18能夠激活NK細胞、腫瘤內部幹細胞樣T細胞的特點,是現有的免疫檢查點抑製劑難以實現的,因此對於“冷腫瘤”的治療價值巨大[4]。 業內專家也對本次研究高度評價,認為有著轉化到臨床的良好前景。領導本次研究的Aaron King則宣布將成立新的生物技術公司,爭取在明年把這種療法推進到臨床試驗階段,在實戰當中檢驗療效[5]。 癌細胞啊癌細胞,你們真是總能弄出點新花樣。不過奇點糕就不信了,我358團……抱歉,串場了。大半個地球的科學家都被調動起來了,遲早收拾了你們,哼哼。 參考資料: 1.Tarhini AA, Millward…

阅读更多

JEM:破解吸煙促進肺癌細胞鑽入大腦之謎!尼古丁能改變小膠質細胞特性,讓大腦變得適合癌細胞生長

原文转自奇點網 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而且容易發生轉移,據統計,有10%-36%的肺癌患者都會發生腦轉移,而且這個數字可能還是被低估了[1]。 發生腦轉移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不超過6個,主要是因為腦部結構複雜且特殊,藥物遞送難,手術風險大,雖然新型放療近年來被發現可以幫助控制腦轉移灶,但效果還是不算很好,而且放療同時還會殺死正常的神經細胞,對患者的生活造成影響。 因此,找到腦轉移的原因並預防它,是很多研究人員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最近的《實驗醫學雜誌》上[2],維克森林大學浸信會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表明, 吸煙是促進肺癌轉移到腦的一個原因! 圖片來自pexel.com 他們的實驗發現, 香煙煙霧中的尼古丁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到達大腦,促使大腦中的巨噬細胞——小膠質細胞改變表型,增加促生長因子和趨化因子的分泌,促進了轉移灶的形成和發展。不但如此,尼古丁還會抑制小膠質細胞的吞噬能力,阻止它們去處理腫瘤細胞。 不過,研究人員鑑定出了一種從小白菊中提取的化合物 小白菊內酯,可以阻止尼古丁改變小膠質細胞的表型,從而抑制腦轉移。 吸煙已經被很多研究證明是肺癌發生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了,而之前的相關性研究發現,吸煙與肺癌腦轉移的迅速發展有關[3]。 這次,研究人員也對281名晚期肺癌患者腦轉移與吸煙的關係做了分析,與沒有吸煙習慣的和已經戒菸的患者相比, 一直有吸煙習慣的患者腦轉移的發生率明顯更高,吸煙與更低的無腦轉移進展生存率和總生存率有關。 A:不吸煙、戒菸和一直吸煙患者的腦轉移發生率(黑)對比 B、C:吸煙者(紅)和非吸煙者(藍)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對比 在吸煙患者的腦轉移灶中,小膠質細胞的數量顯著增加,而且大多數都是M2型。鑑於幾年前就有研究指出,小膠質細胞的活化和腦部腫瘤的進展有關[4],而且,香煙煙霧主要成分之一的尼古丁能夠與菸鹼型乙酰膽鹼(nAch)受體結合,這個受體在小膠質細胞上也有廣泛的表達[5]。 因此研究人員猜測,吸煙的肺癌患者更容易發生腦轉移說不定就是尼古丁和小膠質細胞的問題。 小膠質細胞激活後有兩個類型,一個是經典型(M1),一個是替代型(M2)。M1型小膠質細胞能分泌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1β等促炎因子,啟動炎症反應,引起細胞凋亡,而M2型則主要分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和轉化生長因子-β等,促進血管生成和炎症修復。正常情況下,兩類小膠質細胞是保持動態平衡的。 但目前看來,尼古丁的存在似乎打破了它們的平衡。 研究人員發現,小膠質細胞表達高水平的nAch受體α4β2,這是大腦中尼古丁最敏感的受體。在兩種肺癌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員給它們注射 尼古丁,兩種肺癌小鼠的腦轉移發生率都明顯增加,轉移灶生長也更快,而同樣是肺癌易發生的骨轉移在實驗中則沒有明顯差別。 對照組(左)和尼古丁組(右)小鼠腦轉移和骨轉移的情況 免疫組化分析表明, 尼古丁組小鼠的轉移灶中有高水平的被激活的小膠質細胞,而且大多是M2型,相比之下,M1型少了很多。 研究人員給小鼠大腦注射了CSF1受體抑製劑PLX3397,它可以消除大約99%的大腦小膠質細胞,果然肺癌小鼠的腦轉移被明顯抑制,無腦轉移生存期也顯著延長。 測序結果發現, 尼古丁增加了精氨酸酶1、精氨酸酶2和CD204基因的表達,以及JAK/STAT3信號通路的活性,這些都是小膠質細胞向M2型極化的特徵。 極化後的M2型小膠質細胞誘導了腦轉移的腫瘤細胞的SOX2和NANOG基因表達增加,這兩個基因是乾細胞中的重要基因,維持幹細胞高自我更新能力和分化能力的“乾性” 。而且, M2增加了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和趨化因子CCL20的分泌 ,一個促生長,一個促聚集,因此,過多的M2就導致了腦轉移灶的快速形成。 不但如此, 尼古丁還抑制了小膠質細胞的吞噬能力,同時增加了腫瘤細胞上CD47的表達 。CD47是腫瘤細胞的“免死金牌”,它們通過模仿正常細胞表達CD47,向免疫細胞傳遞“不要吃我”的信號,偽裝成正常細胞逃避免疫細胞的製裁。 圖片來自pexel.com 所以說,尼古丁不但作用於小膠質細胞,抑制吞噬能力,​​讓它們向促生長的表型方向激活,還作用於腫瘤細胞,幫助它們躲避免疫細胞。 基於這些結果,研究人員想,避免小膠質細胞向M2型極化,或許是阻斷肺癌腦轉移的潛在療法。他們在天然化合物庫中進行了篩選,從已知的103種可以穿過血腦屏障的化合物中找到了3種,可以以1μM的低濃度有效抑制尼古丁誘導的M2型小膠質細胞相關基因啟動子的激活。其中抑制能力最強的就是小白菊內酯,啟動子活性降低超過20倍。 小白菊內酯是從一種小白菊 ( Tanacetum parthenium )…

阅读更多

廚房油煙會導致肺癌嗎?

廚房油煙會導致肺癌嗎?

原文轉自盛諾一家抗癌千萬條,預防頭一條。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自己,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影響。 其實,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在【防癌50問】裡,我們一起聊一聊關於癌症的那些誤區,今天這些防癌小妙招,你get到了嗎? (視頻,點擊播放)知識要點根據全球腫瘤流行病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女性肺癌發病率為20.4/10萬,肺癌發病率甚至超過了一些女性吸煙率較高的歐洲國家。 除了二手煙以外,另一個危險因素很多人都忽視了,那就是—— 廚房油煙。 廚房油煙裡有什麼?烹飪油在高溫狀態下產生的油煙,含有200多種有害物質,包括醛類、苯系物、醇類等各種污染物,對呼吸系統有很大的影響。 國際重磅學術雜誌Lung Cancer上曾發表過相關研究:烹調油煙會讓女性非吸煙者的肺癌發生風險升高3.79倍。 幾招教您遠離廚房油煙: 少熗鍋,多涼拌、燉、煮、蒸。 煎炸過的油不要反復用。 多用厚底鍋、不粘鍋、電磁爐、微波爐等不產生油煙或少產生油煙的工具。 選好油,不用自榨油、土榨油。 使用吸力強大的抽油煙機,做飯前3分鐘打開,做完飯菜10分鐘後再關掉。 定期徹底清洗抽油煙機。

阅读更多

過半癌症患者營養不良,這些飲食謠言不要再聽了!

民以食為天,對於普通人來說,吃飯非常重要,事關健康;但對於癌症患者來說,吃飯則事關生存!這並非危言聳聽。事實上,癌症是一種慢性病,同時也是一種消耗病。癌症患者體內的腫瘤就像是貪得無厭的貪吃鬼,不停地搶奪患者體內的營養。營養跟不上,人體正常組織器官會餓肚子變得更為衰弱,而腫瘤細胞因為早已習慣“搶糧食”,擁有遠超普通細胞的營養掠奪能力。 當營養不良長期存在時,癌症患者還可能出現“惡液質”的表現,其中包括不可逆的食慾下降、體重丟失、持續性骨骼肌丟失等問題,嚴重的還可能置於常規營養支持無效、抗癌治療無效的危險境地。 不僅如此,營養不良還會降低癌症患者的免疫力,更容易發生感染,出現潰瘍、腸道黏膜炎症(放療後多見)等問題,傷口也更難癒合,骨髓抑制更加嚴重。 為什麼有這麼多癌症患者會在營養上出問題?這可能與長期以來廣為流傳的一些癌症相關謠言有關。 謠言 01吃得越好,腫瘤長得越快! 堅信這個說法的患者,往往會少吃甚至不吃肉蛋奶等富含營養的食物,而選擇蔬菜水果等素食為主要飲食來源。更有甚者會選擇“飢餓療法”,希望“餓死癌細胞”。 但事實上,無論如何,癌細胞都有比普通細胞強得多的營養掠奪能力,因此在癌細胞被餓死之前,患者反會先撐不下去。 據美國癌症協會研究顯示,癌症患者不僅不該少吃,相反膳食熱量至少應比平時增加20%;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人體增加營養,會使癌細胞成長更快,反而許多患者通過良好的營養支持而擁有更好的療效和生存質量。  謠言 02吃“發物”會促進腫瘤生長! 不少癌症患者堅信“發物”會促進腫瘤生長,經過手術進行根治的部分患者更是一點點“發物”都不敢吃。 癌症患者口中常見的“發物菜單”各有不同,有的說豆芽韭菜,有的說雞肉鵝肉,還有的認為海鮮和魚肉也是發物。在一些癌症病友群中,如果把所有患者提到的“發物”都忌了口,那麼基本上什麼肉也不能吃了。 事實上,所謂“發物”是中國古代民間的說法,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任何科學研究顯示“發物”會促進腫瘤復發或者進展,反倒是不少證據證實了營養缺失會導致患者生存期縮短。  謠言 03吃保健品能抗癌 請先記住結論:任何保健品都沒有已證實的抗癌功效!! 很多保健品中,確實存在一些營養素或者植物化學物在實驗室中顯示有抑制癌細胞的效果。因此不少商家會以此作為噱頭,大肆宣傳其保健品有抗癌功效。但實際上,實驗室中顯示可以抗癌的成分,不代表進行人體臨床實驗後會發生同樣的效果,這一點對於抗癌藥物也是一樣。 到目前為止,尚沒有任何保健品通過了人體臨床實驗有明確的抗癌作用。因此,盲目聽信廣告,花高價買各色各樣的保健品抗癌,而忽視了正常飲食,是不可取的。 這裡需要注意:一些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的食品、營養膳食補充劑與普通的保健品不同。這類食品對於改善患者營養狀況,確實可能有一定幫助。 事實上,癌症患者群體中的飲食誤區遠不止上述三類。雖然通過一篇一篇的科普文章,能夠在部分方面改善患者對營養的認知,但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點,難以實現個性化、系統化,也無法落實到患者一日三餐的具體指導。 因此,對癌症患者來說,這可能遠遠不夠。

阅读更多

降低癌症風險的10種飲食方法

健康的飲食可以影響許多健康領域。 不良的飲食會增加全球六種最常見癌症的風險。 市面上有許多關於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的信息。這些方法可以實現均衡飲食,而且上手起來很容易。 我們鼓勵您遵循以下10條簡單貼士,保持健康並降低患癌風險。 停止(或拒絕)吸煙 吸煙似乎並不構成飲食的一部分,但它仍然是肺癌的巨大危險因素,而肺癌是最常見的癌症。不管年齡多大,戒煙的人比持續吸煙的人壽命更長。 保持健康的體重 肥胖是多種癌症的巨大危險因素。膽囊癌,腎癌,胃癌,乳癌和結腸癌都與肥胖有關。均衡飲食和保持活躍在預防癌症中起着重要作用。 彩虹食譜 節制是飲食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多樣化也是如此。吃不同種類的水果和蔬菜可以幫助平衡體內的營養和維生素。某些食物含有抗癌特性的化合物。例如,西蘭花中含有蘿蔔硫素,可減少多達75%乳癌細胞。 切勿過量 大多數食物的建議食用量通常會被忽略。澱粉的攝入超出一點量是可以接受的,但大多數人很少食用建議量的水果和蔬菜。每天吃至少五到九份水果和蔬菜可以輕鬆提高飲食和生活方式。 纖維、纖維、纖維! 高纖維飲食與降低結腸癌風險有關。全麥穀物,豆類和蔬菜都是高纖維食品。 減少脂肪攝入 攝入大量脂肪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成人的飲食每天僅應包含25至30克脂肪。 減少酒精的攝入 酒精會增加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此外,大多數酒精中的卡路里和糖分高,導致不健康飲食。 限製鹽的攝入 鹽是常見調味料,但是在可接受的鹽量和過量食用之間存在細微的界限。高鹽飲食可能會增加患胃癌和食道癌的風險。 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 補充多種維生命和營養素是很重要的。維生素D含量低與乳癌、結腸癌和胰腺癌的風險增加有關。 制定鍛煉計劃 健康的飲食很重要,但需要結合運動習慣。與不定期運動的人相比,每週固定運動2-3次的人通常更健康,罹患多種類型癌症的風險更低。

阅读更多

如何應對化療腦?一種很少被談及的癌症治療副作用

疲勞、噁心和脫髮是化療的常見副作用。但在過去幾十年裡,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了解到,許多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也經歷了重大而令人沮喪的認知或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化療腦是化療引起的認知障礙,會普遍影像癌症倖存者的記憶力、注意力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一項研究綜述發現,多達75%的癌症患者在治療期間經歷了認知方面的副作用,35%的患者在治療結束後,這些副作用仍在繼續。較小比例的患者在治療開始前就報告了一些認知方面的影響。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乳腺腫瘤專家MegenKruse博士表示,關於化療腦的一個挑戰是,雖然我們都認識到它是一個真實的現象,但它還沒有像病人護理那樣得到充分的研究。 什麼是化療腦? 一些癌症患者反映,他們遇到了下面一些方面的問題: · 注意力 · 記憶力 · 多任務管理 · 信息處理 · 完成任務時效  Kruse博士說,大多數患者是在接受癌症治療時開始注意到這些影響的,而其他人則是在治療之後才會出現。  不幸的是,目前還不清楚為什麼會經歷化學腦。一些研究表明,化療對大腦有類似於衰老的毒性作用。但這並不能解釋為什麼有些人在化療前會出現認知障礙,或者為什麼接受其它形式的治療(如放療或激素變化)的患者也會出現認知障礙。  專家表示,癌症診斷和治療的壓力也可能是一個因素。壓力會導致睡眠困難、飲食和活動水平的變化、焦慮或抑鬱,這些也可能導致或惡化這些問題。一些研究還表明,癌症本身、炎症或某些基因的存在,可能會影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出現認知障礙的風險。 如何應對化療腦? 對大多數患者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癌症治療帶來的精神問題會得到改善。  但Kruse博士強調,如果患者註意到這些變化,他們應該醫生團隊溝通。如果問題與回憶和短期記憶有關,對日常生活的一些小小的適應可能會有所幫助,例如: · 寫日記 · 保留提醒事項清單 · 攜帶本和筆,或者用筆記APP · 使用日曆跟踪重要的日子和事件 · 定期進行體育鍛煉  對於更複雜的認知處理問題,患者可以從與神經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或言語語言病理學家的合作中獲益。某些藥物也可以幫助治療化療後的記憶問題。  Kruse博士說,心理學家或精神病學家可以幫助患者應對壓力,還可以解決焦慮、抑鬱或睡眠問題等可能導致認知症狀的潛在問題。  來源: 本文編譯自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於2020年4月22日發布的《Coping WithChemo Brain, a Less-Talked-About Side Effect…

阅读更多

客觀緩解率46.5%!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新福音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患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有MET14外顯子跳躍突變(METex14)的患者,對靶向藥物tepotinib的客觀緩解率為46.5%。這項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研究成果於2020年5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並在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作了介紹。 MD安德森癌症中心胸頭頸腫瘤內科專家Xiuning LE博士表示,該試驗的成功以及其它同類藥物的研究,確立了MET14外顯子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可行靶標。 METex14是一種驅動腫瘤生長的突變,存在於3%-4%的NSCLS患者中。這些患者往往年齡較大,中位年齡為74歲,並通常在現有的靶向療法方案中沒有其它的可行突變。 該研究結果代表了單臂國際VISION II期試驗的A組,目前該試驗還在進行中。6700多名NSCLC患者通過液體/組織活檢進行MET改變的預篩查。共有152名晚期NSCLC和METex14患者接受了tepotinib治療。先前接受過治療或有穩定腦轉移的患者也被允許參加該試驗,參與者每天口服500毫克tepotinib。 對老年患者意義重大經過9個月的隨訪,99名患者有46.5%的客觀緩解率和11.1個月的持久有效率。 Le博士表示,對於這些患者來說,將近一年的中位反應時間非常有意義。對這些老年患者來說,除了傳統的化療之外,有另一種治療選擇很重要,口服治療可以長期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 該研究還顯示藥物毒性是可控的,27.6%的患者報告了3級以上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常見的副作用是外周水腫。11%的患者因為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療。 液體活檢檢測生物標誌物VISION研究證明了液體活檢是檢測突變的可靠方法。該研究還表明,液體活檢是確定對藥物反應的有用工具。 已有51位患者獲得了用於基線和治療的相配液體活檢樣本。下一代測序發現,這些患者中有34人的基因突變完全或深度減少,有分子反應的患者中有68%的患者證實有放射學反應。 MD安德森胸頭頸腫瘤主任John Heymach博士表示,這項研究標誌著一個重大的進步,我們現在有了一種非常有效的口服療法來治療一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而以前這些患者沒有任何的靶向治療選擇。我們為引領這一領域向前發展而感到自豪,因為我們致力於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根據VISION研究的早期數據,Tepotinib於2019年9月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療法稱號。它於2020年3月在日本被批准用作MET陽性NSCLC的首個口服靶向療法。 來源: 本文編譯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於2020年5月29日發布的《Targeted therapy tepotinib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METexon 14 skipping mutation shows durable response》,原文鏈接: https://www.mdanderson.org/newsroom/targeted-therapy-tepotinib-for-non-small-cell-lung-cancer-with-met-exon-14-skipping-mutation-shows-durable-response.h00- 159381945.html

阅读更多

頭頸癌患者吞嚥困難?英國醫院這一創新療法可大幅改善

英國皇家馬斯登癌症中心(RMH)和英國癌症研究院(ICR)開發的一種新的優化強度調製放射療法(IMRT),被證明可以避免頭頸癌患者在治療後的終生不良副作用。這項由英國癌症研究院和國家衛生研究院資助的吞嚥困難相關結構(DARS)試驗的初步結果在今年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此隨機研究發現,頭頸癌患者使用經過優化的精確放療技術,可減少吞嚥困難的風險。 入選該試驗的新確診口咽癌和下嚥癌患者中,有一半接受了標準調強放療,另一半接受了與吞嚥和呼吸相關結構的低劑量放療,為期六週。該試驗在英國23個癌症中心招募了112名患者。 頭頸部癌症患者的存活率為90%,但可能會留下改變生活的副作用,包括吞嚥問題,使進食和飲水變得更困難。在該試驗中,有40%的患者的吞嚥功能明顯恢復到治療前水平,而在標準治療中,這個比例僅為15%。 DARS試驗得到了各參與中心和由腫瘤醫生、語言治療師、放射科醫生、研究護士和物理學家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的大力合作支持。 英國皇家馬斯登癌症中心頭頸部主任兼ICR放療和影像學部門聯合負責人Chris Nutting教授表示,優化的IMRT療法將改變未來治療頭頸癌患者的遊戲規則。DARS試驗已經證明,這項新技術可以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保留患者的吞嚥肌肉。 語言治療顧問兼皇家馬斯登癌症中心語言和吞嚥部聯合負責人Justin Roe博士說,儘管近年來放療技術有所改善,但患者可能會面臨不同程度的吞嚥困難。在某些情況下,這可能會對他們的生活質量產生深遠影響,因為他們無法安全舒適地進食和飲水。它還可能對水合作用和營養產生重大影響,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導致肺炎。看到接受了吞嚥困難優化調強放療(IMRT)的患者病情有了極大改善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英國癌症研究中心首席護士MartinLedwick表示,我們很多人很難想像自己不能吞嚥東西,但對於頭頸癌患者來說,這往往是治療後毀滅性的現實。這項試驗的結果非常令人興奮,這種新的放射治療技術有可能極大地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現代醫學的發展日新月異,以前不能治癒的疾病,現在也許能治癒了;以前無法避免的副作用,現在也許能避免了;以前無藥可用的疾病,現在也許有了特效藥……只要我們不放棄尋找,全球任何國家、任何醫院的醫療技術創新,都可以為我們帶來新的希望。來源: 本文編譯自英國皇家馬斯登癌症中心於2020年5月30日發布的《Newoptimise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an reduce swallowingdifficulties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原文鏈接: https://www.royalmarsden.nhs.uk/new-optimised-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can-reduce-swallowing-difficulties-head-and-neck

阅读更多

Nature:除了抗癌,還能抗衰老?研究發現CAR-T新功能

6月17日,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研究團隊宣布: 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可用於治療因衰老而引發的疾病,如肝纖維化。  這一研究成果題為 《Senolytic CAR T cells reverse senescence-associated pathologies》 發表在   Nature   上。  CAR-T細胞療法 (CAR T-cell therapy) ,是一種用特殊處理後的T細胞來靶向癌細胞的免疫療法。從患者自身(或其他人)的血液中提取T細胞,並對這些T細胞進行基因工程改造,讓它們的表面可表達嵌合抗原受體(CARs)。當這些具有識別功能的CAR -T細胞被重新註射到患者體內後,可識別、攻擊人體內癌細胞,從而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目前,兩種被批准的CAR-T療法分別是諾華公司的Kymriah (tisagenlecleucel)和吉利德公司的Yescarta (Axicabtagene ciloleucel)。  細胞衰老是指細胞週期停滯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增殖細胞會對促生長刺激產生耐受,不繼續增殖。而細胞衰老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夠阻止含有受損DNA的細胞複製,起到重要的抗腫瘤功能。另一方面會導致許多相關病變,如癌症、組織退化和炎症性疾病。 找到一種安全清除衰老細胞的方法將是治療這些疾病的重大突破。  基於這些特性,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開始了關於細胞衰老的研究。他們對比了衰老細胞和其他類型細胞表面的分子,發現了一種叫做尿激酶纖溶酶原激活因子受體(uPAR) 的分子廣泛存在於衰老細胞表面,而在其他細胞表面很少出現,並通過實驗證實了uPAR 在患有老年相關疾病(如骨關節炎、糖尿病及纖維化肝病)患者體內組織中高水平表達。因此,他們設計了能夠識別uPAR 的CAR-T 細胞。  圖|不同實驗下小鼠的生存時間及生存率 (來源: Natu  re  ) 研究人員給患有肺癌的小鼠分別注射治療肺癌的CDK4/6 抑製劑+ 靶向uPAR…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