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AFCR資助年限:2013至2014

通過microRNAs 技術提高卵巢癌的治療效果,降低對化療產生的抗藥性

張微教授
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

背景信息

卵巢癌(OVCA)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婦科惡性腫瘤:每年有22.5萬新發病例,死亡人數高達14萬。中國女性的卵巢癌發病率一直在增加:在過去的10年裡,卵巢癌的發病率升高了30%,而死亡率增加了18%;每年約15000名中國婦女死於卵巢癌。目前卵巢癌的標準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和鉑類藥物化療。不幸的是,晚期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30%至40%,而對鉑類藥物產生抗藥性被認為是卵巢癌復發的一個主要因素。

卵巢癌科研面對的挑戰

為晚期卵巢癌患者尋找有效的治療方法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臨床難題。患者迫切需要的是持續有效的治療药物,不会使癌症很快对它產生抗藥性,致使患者過早地失去她們寶貴的生命。

在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發現了非編碼RNA分子,或者稱為微RNA(miRNAs) 。這些小段的遺傳密碼能夠同時抑制數百個基因的表達。這種在細胞內調節多個分子靶標的獨特能力,以及具有增強生物效應的潜力,使miRNA成為一種極具前景的癌症治療媒介。通過實驗來證明微RNA可以增加腫瘤細胞對化療的敏感性並降低卵巢癌患者的抗藥性,是卵巢癌療法研發的一個新方向。

AFCR深入到卵巢癌新型治療方案的研究領域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正在資助美國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張微教授和他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TMUCIH)的科研合作夥伴在miRNA治療卵巢癌領域進行研究。張微教授是一位傑出的癌症基因組学研究專家。他的研究小組正在為卵巢癌患者們開發一種新的療法:一種名為miR-506的miRNA很可能是降低卵巢癌患者對鉑類化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關鍵。

在一項關鍵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在TMUCIH接受治療的92組中國卵巢癌患者的腫瘤組織樣本。這些寶貴的腫瘤組織樣本被儲存在天津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與美國癌症基金研究會(聯合組建的腫瘤組織庫裡,NFCR是AFCR在美國的合作公益組織)。這個世界領先的腫瘤組織庫完好保存了每個腫瘤組織樣本以及相關病人的臨床病史,使研究人員能夠將他們在樣本上取得的實驗結果與病人的治療結果相匹配。科研小組的研究結果表明,miR-506的表達與中國卵巢癌患者總存活期的延長呈正相關。

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進行了一組啟示性很強的卵巢癌細胞系實驗,證明miR-506可以抑制細胞內一條重要的信號傳導途徑;已知該途徑正是造成卵巢癌細胞對鉑類化療藥物產生抗藥性的關鍵所在。

實驗的下一階段是驗證miR-506是否可以在復雜的腫瘤模型中(接近卵巢癌患者的真實病理狀態)提高化療的效用。張教授和他的團隊非常有信心在卵巢癌組織樣本和卵巢癌細胞系中進一步驗證他們的科研發現。 AFCR的資助將使這些極具科研熱情的科學家們能够進行這些關鍵的臨床前實驗;从而驗證MiR-506是否是一種有效的卵巢癌療法。

研究成果對患者的意義

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最初會對鉑類藥物的化療有較好的臨床反應。不幸的是,大多數患者有理由擔心,伴隨對化療藥物抗藥性的產生,他們的癌症可能會復發。臨床治療的有效性這一尚未解決的難題還在使過早失去生命的患者的數目不斷上升。張微教授及其合作者們所獲得的豐富及高質量的科研數據,以及透過目前的實驗所顯示出的清晰的科研方向都表明,miR-506很可能成為一種新型、強效的卵巢癌治療手段,用以克服卵巢癌對化療藥物的抗藥性,拯救更多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