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消化道腫瘤是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腫瘤,在我國以食道癌和胃癌較為典型,其發病率居高不下,嚴重威脅到國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其中,飲食是各類消化道癌種不可忽視的病因,而吃辣更是會顯著增加消化道癌發病風險。近期,一項關於50萬人的研究證實了這一觀點,這位國人調整飲食結構,預防癌症提供了新的思路。

世界和中國的許多地方都廣泛食用辛辣食物(即用辣椒或辣醬製作的菜餚或食物)。辣椒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體外和體內實驗發現辣椒素具有多種抗癌特性,如抑制人類胃癌和結直腸癌細胞的增殖和誘導細胞凋亡。但也有報導稱,辣椒素能誘發小鼠胃腫瘤,並能增加結直腸癌細胞的遷移能力。所以辣椒素對消化道癌症的功能尚不明確。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亞洲人群中,結果大多顯示吃辣與消化道癌症風險的關聯爲零或正相關。然而,以往研究有這些缺點:使用病例對照研究、病例數量少(通常<300例)、對吃辣的評估很簡單(如”很少”與”經常”),沒有考慮到一些重要的混雜因素(尤其是吸煙和/或飲酒)。

所以目前還沒有前瞻性的證據表明吃辣與消化道癌症的關聯,特別是來自中國的證據。因此,前瞻性隊列詳細分析了吃辣與三種主要消化道癌症(即食道癌、胃癌和結直腸癌)發病率的關係。

中國大型前瞻性隊列(CKB)在2004-2008年期間從中國10個地區招募了>512 000名年齡在30-79歲的成年人;截至2017年1月1日,10年隨訪時間內發生了2350例食管癌、3350例胃癌和3061例結直腸癌。

在CKB 中,吃辣是指直接食用新鮮辣椒;在烹飪時加入新鮮/乾辣椒、辣椒油/醬/糊、咖哩;或在進食時加入辣椒油/醬/糊。受訪者被問及他們在過去一個月內吃辣的頻率(從不/幾乎從不、偶爾、每週1-2天、每週3-5天或每週6-7天),還有他們開始經常吃辣的年齡、喜歡的辣味強度(弱、中、強)以及經常吃辣的種類(新鮮辣椒、乾辣椒、辣椒醬、辣椒油)。

總的來說,30%的參與者在基線時報告每天食用辛辣食物。吃辣與食管癌風險成反比,與從不/很少吃辣的人相比,每月吃辣、1-2天/週、3-5天/周和6-7天/週吃辣的人,調整後的危險比分別為0.88、0.76、0.84和0.81(P trend < 0.002)。在不吸煙或不經常飲酒的人中關聯更強(p trend < 0.0001)。胃癌的相應危險比分別為0.97、0.95、0.92和0.89(p trend=0.04),結直腸癌的危險比分別為1.00、0.95、0.87和0.90(p trend=0.04),而且反向關聯似乎僅限於直腸癌而非結腸癌。吃辣的類型和辣味強度對這些關聯幾乎沒有影響。

該研究顯示了吃辣能降低食管癌的風險,調整吸煙飲酒的影響後,這種關聯仍然存在。但吃辣與胃癌和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不太清楚,本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微弱的反向關聯。

由於國內各個區域的飲食結構,具有明顯的差異,因此胃癌、結直腸癌等癌症也有明顯的地域性。不過想要更好的預防癌症,除了調整飲食結構,戒除菸酒等不良嗜好、規律生活作息和加強科學合理的運動也十分重要。盛諾一家作為國內專業的出國看病醫療服務機構,會根據患者身體情況、家族病史和飲食習慣,推薦個性化的體檢方案,幫助國人在海外獲得更好的醫療資源。

參考文獻

Wing Ching Chan, Iona Y Millwood, Christiana Kartsonaki, Huaidong Du, Yu Guo, for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 Collaborative Group,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21;, dyaa275, https://doi-org.proxy-ub.rug.nl/10.1093/ije/dyaa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