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輕型是以ALT升高為主,AST/ALT的比值<1; 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ALT和AST均升高,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AST升高明顯,AST/ALT升高明顯,AST/ALT>1,甚至>2; 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轉氨酶的生成、釋放少,而血清膽紅素顯著升高,出現“膽-酶分離”的現象,這種現象則提示病情凶險。
包括總膽紅素(TBL)、直接膽紅素(DBL)、間接膽紅素(IBL )、總膽汁酸(TBA)、鹼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轉肽酶(GGT)等。
膽紅素:
分為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主要用來診斷肝膽疾病和血液疾病,膽紅素升高以直接膽紅素升高為主時考慮膽道疾病,以間接膽紅素增高為主時考慮血液系統疾病,二者均有增高時肝臟疾病多見。總膽紅素:
17.1-34.2μmol/L,隱性黃疸; 34.2-170μmol/L,輕度黃疸; 170-340μmol/L,中度黃疸; >340μmol/L,重度黃疸。
膽紅素主要是衰老的紅細胞破壞後釋放出來的血紅蛋白的分解產物,肝臟負責將其從血液中攝取並分泌至毛細膽管,經腸道細菌作用,大部分隨糞便排出,少部分經腎臟排出。當血液中總膽紅素水平異常升高時,就會出現尿黃、皮膚黃染,臨床上稱之為“黃疸”。血清中的膽紅素在肝內經過葡萄醣醛酸化的叫做直接膽紅素,未在肝內經過葡萄醣醛酸化的叫做間接膽紅素,二者的和就是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升高說明肝細胞處理膽紅素後的排出發生障礙,即發生膽道梗阻。
如果同時測定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可以鑑別診斷溶血性、肝細胞性和梗阻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一般TBil<85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20%;
肝細胞性黃疸:一般TBil<20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35%;
阻塞性黃疸:一般TBil>340μmol/L,直接膽紅素/總膽紅素>60%。
梗阻性的黃疸 要么是有結石堵住了,要么就是有腫瘤壓迫,要么就是其他原因把膽管堵住了;當務之急,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疏通管道呀(家裡下水道堵了,還要半夜起來打電話叫工人師傅來修呢)——對於這類黃疸,膽汁引流是王道,其他的都是輔助性的。 肝細胞性黃疸 可以用一點保肝藥,同時用一點退黃的藥,比如思美泰、優思弗等,當然如果膽紅素高得離譜,也是可以考慮膽汁引流的。 溶血性黃疸 一般這種情況多發生於剛剛出生的嬰兒,腫瘤患者發生率低,假如真的被你撞見了,那要仔細分析原因了,多半是由於腫瘤產生了一些“壞的分子“導致了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是自身免疫性抗體,治療起來比較頭疼了,具體要請教你的主管醫生,因地制宜地治療了。
總膽汁酸:
膽汁酸是膽固醇在肝臟分解及腸-肝循環中的一組代謝產物,是膽固醇在肝臟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與膽固醇的吸收、代謝及調節關係密切。當肝細胞發生病變或肝內外阻塞時,膽汁酸代謝發生障礙反流入血,血清總膽汁酸濃度升高。因此能較特異地反映肝臟的排泄功能,理論上血清膽汁酸測定可較膽紅素更敏感地反映肝功能異常。健康人的周圍血液中血清TBA含量極微,當肝細胞損害或肝內、外阻塞時,TBA代謝就會出現異常,總TBA就會升高。急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時TBA明顯升高。
鹼性磷酸酶(ALP):
鹼性磷酸酶是一組同功酶,廣泛分佈於人體膽道、肝臟、骨骼、腸、腎和胎盤等組織。已發現有ALP1、ALP2、AKL3、ALP4、ALP5與ALP6六種同功酶。其中第1、2、6種均來自膽道和肝臟,以膽道系統為主,第3種來自骨細胞,第4種產生於胎盤及癌細胞,而第5種則來自小腸絨毛上皮與成纖維細胞。因此ALP增高時首先應判斷是否因膽道系統損害所致,需結合TBA、GGT等指標具體判斷。如上述指標同步增高,基本鎖定ALP來源膽道,以毛細膽管或膽小管為主;如ALP單項增高注意膽道系統以外因素。
鹼性磷酸酶是膽汁淤積的經典標誌。正常人血清中的鹼性磷酸酶主要來自於骨骼,由成骨細胞產生,經血液到肝臟,從膽道系統排泄。生理性的升高只見於正常妊娠、新生兒骨質生成和正在發育的兒童。一般來說,不同肝病患者鹼性磷酸酶升高的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膽汁淤積、肝癌、肝細胞損傷。ALP檢測的缺點是骨病時也升高。
鹼性磷酸酶病理性升高見於: 90%肝病患者ALP升高,但不會超過正常上界2.5倍,而對於阻塞性黃疸,特別是完全性阻塞時,ALP上升至正常上界2.5倍以上;對於肝衰竭患者,如ALP下降,則提示肝細胞廣泛壞死。 1、肝膽疾病,主要為肝內、外膽管阻塞性疾病; 2、骨骼疾病; 鹼性磷酸酶生理性升高主要見於生長期兒童和妊娠中晚期。
谷氨酰轉肽酶是一種參與蛋白質代謝的酶,谷氨酰轉肽酶主要存在於人體的肝臟、胰臟、腎臟、脾臟、腦、肺臟、骨骼中等,但人體血清中的谷氨酰轉肽酶主要來自於肝臟,在肝內存在於肝細胞胞漿和膽管上皮細胞中。其臨床意義與鹼性磷酸酶大體一致,但易受藥物(如苯巴比妥、撲癇酮、導眠能、酒精)誘導,因此特異性不如鹼性磷酸酶。由於其在骨骼中分佈極少,故可鑑別肝膽和骨骼系統的損害,彌補鹼性磷酸酶的不足。是膽道疾病最敏感的標誌。谷氨酰轉肽酶升高見於各種原因的膽汁淤積。谷氯酰轉肽酶活性在不同肝病中增高程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肝外膽道梗阻、原發性肝癌、肝內膽汁瘀積、急性肝炎、肝硬化、中重度慢性肝炎。
GGT增高見於:
1、膽道阻塞性疾病,肝內、外膽管阻塞性疾病,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變;
2、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變;
3、藥物及中毒性肝臟損害:藥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包括總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PA)和膽鹼酯酶(CHE)等。
白蛋白:
僅由肝臟合成,含量與有功能的肝細胞數量呈正比,在肝細胞中幾乎沒有儲存,臨床中可用於評估肝臟合成功能,同時嚴重營養不良、腎病綜合徵時白蛋白也會顯著下降。白蛋白持續下降,提示肝細胞壞死進行性加重,預後不良。白蛋白具有營養細胞和維持血管內滲透壓的作用。當白蛋白減少時,血管內滲透壓降低,患者可出現水腫、腹水。白蛋白體內半壽期長達21d,肝損害後白蛋白的降低常在病後一周才能顯示出來。急性重症肝炎病例如迅速死亡,往往血清白蛋白並不顯示下降。因此,血清白蛋白不是反映急性肝病的良好指標。
白蛋白偏低,後果很嚴重:腹水胸水、血栓、全身水腫、感染等一系列破事就隨之而來。一般白蛋白低於30,絕大多數醫生都會推薦輸適量的人血白蛋白;如果白蛋白在30-35之間的時候,就看患者自己的意願了,偏低的不是很厲害,國家醫保是不報銷人血白蛋白的,這時候,如果要輸,就要患者自己掏腰包了。如果不想輸,也可以通過加強營養,改善全身情況,讓白蛋白慢慢升上來。
球蛋白:
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也稱為免疫球蛋白。免疫系統遇到外來的入侵物時會根據入侵物的不同產生不同數量的球蛋白,如果入侵物比較難以消滅,免疫系統刺激淋巴以後就會產生更多的球蛋白直到入侵物被球蛋白消滅為止。
肝臟受損時,雖然白蛋白合成減少,但由於免疫刺激作用,γ球蛋白產生增加,因此總蛋白水平一般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在伴有腹水或食管靜脈破裂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總蛋白水平降低明顯,一方面因為肝硬化,蛋白合成減少,另一方面與血漿容量擴張有關。
正常情況下,白蛋白/球蛋白(A/G)>1。當肝功能嚴重受損時,如慢性中度以上肝炎、肝硬化、原發性肝癌等,白蛋白產生減少,而同時球蛋白產生增加,造成A/G比值倒置。肝炎患者長期白球比例倒置,警惕有肝硬化跡象。
血清總蛋白和白蛋白減低見於: 1、肝細胞損害,合成減少,其降低程度與肝臟損傷的嚴重程度是相平行的; 2、營養不良; 3、丟失過多,如腎病綜合徵; 4、合成白蛋白的原料氨基酸(尤其是色氨酸)供應不足,見於攝取過少或消化吸收障礙時; 5、消耗增加:如重癥結核、甲狀腺功能亢進及晚期腫瘤等; 6、異常途徑丟失:正常人每日約有1g白蛋白從腸粘膜丟失。失蛋白性胃腸病時丟失增加。合併腎病時,可從腎丟失白蛋白。
在肝臟合成。由於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僅1.9天,故當肝臟合成白蛋白障礙時,前白蛋白下降出現早。肝病時其血清水平下降早,變化更明顯,前白蛋白比白蛋白更能敏感地反映比肝臟合成功能的輕度損害,並且隨著病情的加重,前白蛋白降低愈明顯。因此,前白蛋白是反映早期肝臟合成功能損害的良好指標。急性炎症、惡性腫瘤、肝硬化、腎臟疾病等疾病都容易導致前白蛋白偏低。
膽鹼酯酶:
由肝臟合成,是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標誌物之一,臨床上測定血清膽鹼酯酶主要用於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和肝實質細胞受損的程度,肝實質損害後血清膽鹼酯酶水平降低,其降低程度與肝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相平行。由於膽鹼酯酶半衰期短於白蛋白,因此比後者更敏感地反映病情變化。如果膽鹼酯酶活性持續降低且無回升跡象,多提示預後不良。
血清膽鹼酯酶增高主要見於:
糖尿病、神經系統疾病、支氣管哮喘、高血壓、腎功能衰竭等。而降低主要見於:肝炎、肝硬化、慢性腎炎、惡性貧血、急性感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