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病理柳葉刀
讓很多人費解的是:年年體檢,為什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事實上,「抽個血」、「拍個胸片」這樣的常規體檢,關注的多為基礎病、慢性病,和癌症篩查有着很大區別。
目前,對我們威脅最大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
1. 肺癌
最常見的癌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預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菸、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其次是早期篩查。
預警信號:痰中帶血
二附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魏益平提醒,肺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其他不適的咳血絲痰。如果說長時間地咳嗽,且沒有感冐、發燒等常見呼吸道感染症狀,並間斷有咳血絲痰,這個時候你要高度警惕,必須到醫院去檢查了。
早期篩查方法:CT檢查
推薦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有人疑惑,體檢中拍了X光片,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其實,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了。
2. 肝癌
最隱匿的癌
我國是“肝癌大國”,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酗酒抽煙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容易被盯上。
預警信號:乏力腹脹、膚色發黃
乏力腹脹、膚色發黃、出現蜘蛛痣、肝掌,應盡快去醫院。
蜘蛛痣,是皮膚上的小動脈及其周圍分支,呈輻射狀擴張、充血的一種表現,多出現在人的面部、頸部、胸部和後背。
肝掌,即小、大魚際的皮膚發紅,按壓後變成蒼白色。
早期篩查方法:B超+抽血
只做B超容易漏診,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才能有效篩查癌症。
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建議每半年篩查一次。如果發現異常,可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3. 乳腺癌
最傷女性的癌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小於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等,為高危人群。
預警信號:乳房、乳腺有腫塊
乳房左右不對稱、乳房腫塊、乳頭有分泌物、皮膚像橘子皮。若有以上表現,且年齡為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早期篩查方法:乳腺B超
初步篩查發現問題建議再做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4. 結直腸癌
“惡性程度”較高的癌
結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肥胖、糖尿病、習慣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容易被結直腸癌盯上。
預警信號:長期便秘、腹瀉,便血
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提醒,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以下4個情況,請及時就醫
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
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
排便次數改變:從一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
排便性狀改變:出現血便,排便疼痛。
早期篩查方法:腸鏡
高危人群建議每2~3年做一次腸鏡檢測。
5. 胃癌
早發現治愈率高的癌
“十人九胃病”,相比歐美人,中國人更受胃癌“青睞”。幽門螺桿菌攜帶者、過量抽煙飲酒,以及長期吃高鹽、熏烤煎炸、醃製食物、有胃癌家族史的人,是胃癌高發人群。
預警信號:胃痛、食慾減退、口臭
食慾不振、胃部不適或疼痛,經常噁心、嘔吐,排出黑亮的柏油便,盡快去消化科進一步檢查。
早期篩查方法:胃鏡
40歲以上高危人群應每2~3年做一次胃鏡篩查。
6. 食管癌
“吃”出來的癌
除了環境和遺傳因素,吃太鹹、愛“趁熱吃”、愛喝酒、主食硬等飲食習慣也是導致食管癌的常見原因。
食管癌容易盯上40歲以上,且有消化道癌家族史或上消化道病史或症狀。
預警信號:特異性吞嚥困難
吞嚥食物時有疼痛感、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早期篩查方法:內鏡檢查
食管癌高危人群先做普通內鏡檢查,並進行食管黏膜碘染色或電子染色內鏡等精查,如果內鏡下沒有發現可疑病灶,應定期隨訪。反之,應及時就診。
遠離癌症,20-60歲這樣保健
恐癌之心不可有,防癌之心不可無。總有人感嘆癌症“防不勝防”,其實研究認為,約6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越早開始重視健康,健康也就離你越近。20歲到60歲,是人的一生中生命最旺盛的階段,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沒啥“感覺”就忽略健康。
20歲
1. 20歲開始每年體檢一次,以指導自己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2.保持合理體重,不吸煙、不酗酒、不熬夜、不迷戀垃圾食品。
3.開始補鈣,人體90%的骨質都是在20多歲時獲得的。
4.充分了解生理健康知識,重視自己的私生活,定期檢查私處的健康狀況。
30歲
1.為防止發胖,每天堅持運動20-30分鐘。
2.注意監測血壓,調整飲食和不良生活習慣。
3.注意睡眠,只有順應自己的生物鐘和生理變化,青春才會延長。
4.女性要關注經期狀態,一旦出現月經異常、嚴重痛經等問題,應及早就醫。
40歲
1.篩查糖尿病。
2.女性做乳房X光檢查。
3.嚴格控制體重,少食多餐,飲食多樣化,將運動時間延長至1小時,增加負重鍛煉和力量訓練。
50歲
1.注意呵護心臟健康。
2.定期篩查結腸癌。
3.女性要留意更年期症狀。
4.注射流感疫苗,防止流感並發症引起的風險。
60歲
1.日常補鈣依然不能忽視,最晚65歲時要開始檢查骨密度,尤其是女性。
2.補充維生素B12,防止記憶減退。
3.注射預防肺炎和帶狀皰疹的疫苗。
基因是爸媽遺傳的,但生活方式是自己能夠掌控的。與其花錢買藥治療,不如督促家人一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掌握癌症的預警信號及早篩方法,將癌症“扼殺”在萌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