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最新全球癌症5年生存率趨勢分析

近日,《The Lancet》公佈了最新的CONCORD-3(全球癌症生存分析第三輪)的調研結果,CONCORD由英國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牽頭組織,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500多位科學家,對全球癌症人群的生存進行調研評價。 2015年,《The Lancet》公佈了CONCORD-2的研究結果,該調研分析了1995-2009年的15年間世界範圍內10種常見癌症(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白血病)的5年生存趨勢,涵蓋了來自67個國家共計25676887名成人癌症患者的數據,同時也包括兒童(0~14歲)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數據,這也是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癌症生存研究。 而此次的CONCORD-3研究則“刷​​新”了CONCORD-2的調研結果,據了解,在CONCORD-2研究基礎上,CONCORD-3的覆蓋範圍和監測癌種進一步擴增,涵蓋了全球71個國家或地區(其中有47個國家的癌症患者數據被100%納入此次研究)、322個癌症登記處的18種(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宮頸癌、卵巢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腦腫瘤、白血病、成人淋巴瘤和兒童淋巴瘤)常見癌症的5年(2010年-2014年)生存率,超過3750萬成年(15~99歲)和兒童(0~14歲)患者被納入其中(代表了全球約3/4的癌症患者)。 全球癌症5年生存率均有提高 根據CONCORD-3的調研結果,總體來說,全球癌症5年生存率均有所提高,但不同國家地區的差距仍舊很明顯,具體來講,生存率高的地區依舊以發達國家和地區為主,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國家大多數癌種的生存率均顯著提高,例如美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超過90%,而大部分國家都在80%左右,再比如芬蘭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已經超過了95%,而我國僅有57.7%。 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癌症患者生存率仍然偏低,癌症患者是否得到早期診斷和最佳治療,以及醫療及社會資源的分佈不均等,可能是導致生存率出現地區差異的主要原因。 生存率偏低的癌症 在所有癌症中,生存率最低的,依舊是有“癌中之王”稱呼的胰腺癌,其5年生存率不足15%,甚至很多發達國家也在10%以下,其次是肺癌、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絕大多數國家的五年生存率都在40%以下。 雖然以上癌種的形式不是很樂觀,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韓國,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達68.9%,遠高於20%-40%的平均水平(我國胃癌的生存率為35.9% ),食管癌在日本的生存率最高,5年生存率達36%,在肺癌生存率方面,包括英國、韓國及日本在內的21個國家均上升了5%~10%,在肝癌生存率方面,瑞典、葡萄牙及挪威均上升了10%以上,其中,肝癌在我國台灣地區的生存率最高達到了27.9%,是大陸(肝癌生存率為14.1%)的兩倍。 生存率最高的癌症 與上述生存率偏低的癌種相比,在所有類型癌症中,生存率最高的主要是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等癌症,很多國家這些癌症的5年生存率都在80%以上,比如我國的乳腺癌、前列腺癌生存率提高了10%以上。 亞洲人黑色素瘤生存率較低 在CONCORD-3研究結果中,亞洲人的黑色素瘤數據值得警醒,該地區的5年生存率最低,其中,韓國為59.9%,台灣為52.1%,中國為49.6%,此外,在淋巴惡性腫瘤和(韓國52.5%,台灣50.5%和中國38.3%)骨髓惡性腫瘤(韓國45.9%,台灣33.4%和中國24.8%)方面,亞洲人依然表現不佳。 兒童腫瘤之殤 在研究的癌症患者中,有一個龐大且不容忽視的群體,即兒童癌症患者,單就在我國該群體的生存率來講,是令人揪心的,這也意味我們在治療技術、醫療體制等方面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舉個例子,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在許多國家的5年生存率都在80%、90%甚至以上,比如芬蘭的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高達95.2%,而我國的生存率大約只有一半。 這樣的情況也同樣發生在其他的國家,比如兒童腦瘤,瑞典和丹麥的5年生存率高達80%,而在巴西,這個數據僅僅為28.9%,由此,兒童癌症的治療還任重而道遠。 總的來說,CONCORD研究為我們詳細分析了不同國家之間癌症的生存率情況,為國家和政府在相關控癌政策方面的製定提供了科學信息,也為更多的醫療研究人員指明了方向,有助於人類抗癌的進步。   資料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S6t51ZjGSAJIllcBS0KONQ

Read More

前列腺癌的檢測

全球每年有大約90萬男性被確診患有前列腺癌。早期前列腺癌容易被治愈,但是晚期前列腺癌、特別是當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它部位之後,常常是致命的。 對前列腺癌的最初懷疑通常來自於前列腺特定抗原(PSA)水平的升高。 PSA是一種前列腺分泌的人體蛋白質。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其血液中PSA水平往往較正常值高。 PSA水平越高,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很多健康機構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都要參加前列腺癌PSA篩查,而前列腺癌的高風險人群應該進一步提早參加篩查的年齡。 然而,近期一些健康諮詢機構開始對前列腺癌PSA篩查持審慎態度,因為這項測試存在很多的局限性甚至會對人體造成潛在的危害。首先,一些研究表明在由PSA測試發現的前列腺癌病例中,17% 至50%的腫瘤由於生長速度非常緩慢而不會引發任何的症狀。但是被確診的病患卻要接受不必要的治療並承受治療所帶來的、惡性的副作用。除此之外,因前列腺肥大等良性疾病引起的PSA測試的假陽性結果,會引發病人的恐慌和造成不必要的醫療干預。而假陰性測試結果則會造成病患健康無癌的假象,延誤治療。 如果您考慮參加對前列腺癌的PSA篩查測試,請務必提前與您的醫生詳細地討論該測試的利弊,在充分知情並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再作出是否接受篩查測試的決定。

Read More

卵巢癌風險因素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統最致命的癌症。由於卵巢癌在骨盆深處且初期症狀並無特異性,因而很難進行早期診測,為此卵巢癌常被稱為“無聲殺手”。經常是癌症發展到後期,腫瘤細胞已經擴散至整個腹部或者遠端的臟器後才被確診。現有治療的手段對於擴散後的晚期卵巢癌幾乎無效,因此病患的存活率大幅下降。我們必須研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和更好的早期檢測手段,才能滿足卵巢癌患者的醫療急需,挽救她們的生命。 卵巢癌風險因素 家族和遺傳學因素:約5-10%的卵巢癌是由於遺傳了具有突變的基因。有卵巢癌家族病史的婦女患此癌的可能性會較高。 環境及非遺傳因素:有一些因素可以降低罹患卵巢癌的風險,例如:使用口服避孕藥,輸卵管結紮及多次的足月妊娠和母乳喂養。可能會增加患卵巢癌的一個因素是絕經後使用激素。另據報導,吸煙會增加黏液性卵巢癌的風險,對於其他類型的卵巢癌則無確切影響。

Read More

許多中國女性的乳癌發病年齡在50歲之前

近年來乳癌在中國女性中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此外,許多中國女性的乳癌發病年齡在40至49歲之間,比西方女性提前了整整10年。因此,中國女性增加對乳癌的認知對於更好地預防和早期診斷乳癌顯得日益重要。 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對乳癌的發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儘管遺傳因素無法改變,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最大程度減輕環境因素的作用,降低乳癌風險。這些措施包括:保持健康體重、多吃豆類製品(例如豆腐)、多吃蔬菜水果,控製酒精攝入量、不吸煙、經常運動、以及盡量避免接觸環境污染物(例如吸入汽車尾氣等)。除此之外,研究還表明長期哺乳可使乳癌發生機率減少一半。 除了預防之外,早期診斷對於有效治療乳癌非常重要。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建議成年女性進行每月乳房自我檢查和年度乳房專科檢查。 40歲以上女性還應每年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 十月是一年一度的國際乳癌關注月,請提醒您身邊的女性家人和朋友積極行動起來,預防乳癌,早診早治。欲了解更多乳癌自檢和篩查信息,請點擊此處。

Read More

鼻咽癌篩查和早期檢測指南

治愈腫瘤的關鍵在於早期檢測。具體檢測方案則應根據個人狀況而定。請向您的醫生咨詢最爲適合您的檢測方案。以下是一些可供選擇的鼻咽癌篩查方式 身體檢查:進行全面健康檢查,包括脖頸是否有淋巴結腫大或任何其它異常病征。 神經檢查:針對個人的神經健康狀況、四肢協調情況、行走能力、肌肉功能,感知及反射功能力進行檢測。此檢測可以稱為神經檢測,或神經功能檢測。 活體組織切片:從人體取下少量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並進行相關診斷。 核磁共振利用磁場、無線電波和電腦獲得人體內器官和結構的一系列詳細影像。 CT 掃描(亦稱 CAT 掃描):利用 X 光和電腦技術對人體內器官和結構形成一系列詳細的斷層影像。通過靜脈注射或者口服醫用掃描藥劑,可以幫 助CT 掃描更好的呈現臟器或組織圖像。 正子斷層掃描:該檢查將放射性葡萄糖注射入人體,再以掃描儀器進行掃描并記錄細胞代謝葡萄糖的情況,以檢測人體是否存在癌細胞。相比于正常細胞,癌細胞更爲活躍,並消耗更多葡萄糖,由此體内的癌細胞會在圖像中清晰顯示出來。此掃描方法可以用於檢測鼻咽癌的骨轉移。 血液生化檢驗這項血液檢查用於檢測人體器官和組織釋放入血的各種生物化學物質的含量。 全血细胞计数又称为血常规,檢測包括病人的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計數;血紅素濃度以及紅血球在總血球數值中所佔比例。

Read More

癌症检测试验或步骤

龄 频率 女性 男性 18-20 一次 全面健康检查1 全面健康检查1 每月 皮肤自我检查 皮肤自我检查, 睾丸自我检查 21-39 每三年 全面健康检查1, 临床乳房检查, 柏氏抹片检查2 全面健康检查1 每年 子宫内膜活检3 每月 皮肤自我检查, 乳房自我检查 皮肤自我检查,睾丸自我检查 40-49 每三年 全面健康检查1, 柏氏抹片检查2 全面健康检查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4 每年 临床乳房检查, 乳房X-光造影, 骨盆检查, 直肠触诊, 子宫内膜活检或/以及阴道超声3, 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直肠前列腺触诊,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每月 皮肤自我检查,乳房自我检查 皮肤自我检查,睾丸自我检查 50-65 每五至十年 大肠内视镜检查,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钡灌肠造影5 大肠内视镜检查,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钡灌肠造影5 每三年 柏氏抹片检查2 每年 全面健康检查1, 临床乳房检查, 乳房X-光造影, 子宫内膜活检或/以及阴道超声3, 骨盆检查, 直肠触诊, 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 低剂量螺旋CT6 全面健康检查1,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4,直肠前列腺触诊,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低剂量螺旋CT6 每月 皮肤自我检查,乳房自我检查 皮肤自我检查,睾丸自我检查 65+ 每五至十年 大肠内视镜检查,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钡灌肠造影5 大肠内视镜检查,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钡灌肠造影5 每年 全面健康检查1, 临床乳房检查, 乳房X-光造影, 柏氏抹片检查2, 子宫内膜活检或/以及阴道超声3, 骨盆检查, 直肠触诊, 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低剂量螺旋CT6 全面健康检查1,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4, 直肠前列腺触诊,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检测5, 低剂量螺旋CT6 每月 皮肤自我检查,乳房自我检查 皮肤自我检查,睾丸自我检查 1.依循医生决定,至少要包括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和胸肺平片。2.女性從21歲起應每三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 30至65歲之間的女性應每五年進行一次HPV病毒和柏氏抹片的聯合篩查或每三年進行一次柏氏抹片檢查。 65歲以上女性如有下列情況之一則可停止進行宮頸癌篩查:連續3次以上柏氏抹片檢查為陰性;過去十年中連續2次以上HPV病毒和柏氏抹片的聯合篩查結果為陰性,並且最近一次檢查是在5年以內;或者已經進行了全子宮切除。3.女性高危险人群(即患有或有高风险罹患遗传性非息肉大肠癌的女性)应该从35岁起做年度检查。具有普通风险的女性应该了解子宮內膜癌的初期症状,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意外阴道流血或少量出血。4.男性從50歲開始,如果具有罹患前列腺癌的普通風險並有超過10年的預期壽命,應該同醫生探討是否有必要進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檢查。對於具有高風險的男性,這類討論則應從40歲開始。5.50岁以上的男性和女性应该进行以下的其中一项检查:大肠内视镜检查(每10年),钡灌肠造影(每5年),乙状结肠内视镜检查(每5年)或/以及具有50%以上癌症测试灵敏度的大便隐血检查或大便免疫化学檢測(每年,可购买试剂盒在家里进行多样本测试)。6.如您的年齡在55-74歲之間,看起來身體健康,具有大量吸煙史(吸煙總量相當於連續一年每天吸煙30包以上),沒有戒煙或者戒煙不超過15年,請同您的醫生探討是否有必要進行肺癌的低劑量螺旋CT篩查測試. 您的醫生所在的醫院必須具備進行高流量,高質量肺癌篩查測試和治療的能力。 加註:根据你罹患某种类别癌症的风险,你的医生可能会建议不同于以上的测试时间表。请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依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检测。

Read More

食道癌症狀

食道癌的症狀 食道癌的症狀通常直到病情已經進展到後期才可能變得明顯。 最常見的症狀是吞嚥困難或感覺食物嵌塞在喉嚨或胸腔內。 患者也可能會由於無法攝入足够食物來維持體重而導致體重減輕。 有時,患者會感到胸部疼痛或有燒心感。 晚期食道癌患者的症狀也可能包括聲音嘶啞、慢性咳嗽、打嗝或大便帶血。 如果您有這些症狀中的任何一種,請及時與您的醫生聯繫。身體出現以上異常並不一定表明 您患有癌症,最好的辦法是約見醫生進行全方面的檢查

Read More

卵巢癌症狀

應注意的卵巢癌症狀 某些症狀在卵巢癌患者中出現的可能性高於普通女性。 • 腹部腫大或脹氣 • 腹部,盆腔,背部或腿部有壓迫感或感到疼痛 • 進食困難或者很快出現飽腹感 • 噁心,消化不良,脹氣,便秘或腹瀉 • 總是感覺疲勞 • 泌尿系症狀(尿急或尿頻) • 陰道異常出血(月經量過大,或絕經後出血) 如果您的身體出現以上症狀,並不一定表明您患有癌症,但你應該立刻約見你的醫生,進行全方面的檢查。

Read More

皮膚癌早期自我檢測

自查時選擇光線充足的地方,站在大鏡子前。要檢查身體各個部位的皮膚,而不僅僅是容易看見的部位。 使用手持的小鏡子檢查腿後皮膚,腳底以及手臂下側。尋找以下早期症狀 基底細胞癌和鱗狀細胞癌 黑色素瘤 面部像疤痕一樣的斑塊 直徑—大于一個鉛筆頭的直徑 平滑的、像珍珠一樣的、或半透明的腫塊,可能有出血或結痂 不對稱—痣的两边看上去形狀不同 堅硬,珍珠樣的包塊,其表面有蜘蛛樣細小血管分佈 演變—某个痣看上去“与众不同”,或者其大小、形狀或者顏色发生變化 像痣一樣的光滑、發亮的小疙瘩 顏色---痣的颜色不均  鱗片狀、結痂或易出血的扁平紅色斑點 邊緣粗糙—痣的邊緣不平滑、模糊或有缺口 你的醫生或皮膚科醫生可以確認你的皮膚或痣的變化是否是癌症症狀。

Read More

常見癌症初期症狀

預防癌症和早期檢測是保護我們遠離癌症的重要舉措。據測有三分之一的癌症都可以提前預防,早期檢測更是能救助更多人的生命。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為您准備了一些常見癌症類型的初期症狀,供您參考使用。當然,如果您的身體出現以下症狀,並不一定表明您患有癌症,請立刻約見醫生進行全方面的檢查。 肺癌 咳嗽不止 痰中帶血絲 氣短 出現喘鳴音 反復發作的肺炎或支氣管炎 聲音嘶啞 胸痛,尤其是在深呼吸、咳嗽或大笑的時候胸痛程度加重   乳癌 不隨月經週期改變的乳房或腋下的持續性腫塊或增厚 可能摸起來只有豌豆大小的乳房腫塊或團塊 乳房的大小、形狀或輪廓改變 乳頭溢出血性或透明液體 乳頭或乳房皮膚感覺或外觀上的改變(凹陷、褶皺、呈鱗片狀或發炎等) 乳房或乳頭皮膚發紅 乳房的某處與雙側乳房其它區域有明顯不同 皮膚下的大理石樣硬化區域   結腸和直腸癌 有慢性腹瀉或便秘 感覺腸道不能完全排空 大便帶血(鮮紅或黑色) 糞便變細變窄 腹部頻繁的脹氣痛或絞痛 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