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sidebar Skip to footer

近年來,隨着全球乳腺癌發病率不斷升高,乳腺癌已經替代了肺癌成為全球癌症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的 2020 年全球最新癌症負擔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新發癌症病例 1929 萬例。

其中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的快速增長達 226 萬,首次正式取代肺癌 (220 萬) 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佔所有新增癌症患者的 11.7%。

那麼為什麼近年來乳腺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呢?

近日,來自美國寂靜春天研究所毒理學專家 Ruthann Rudel 主任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美國環境保護署 ToxCast 計劃開發的高通量體外類固醇生成分析技術,對 2000 多種生活中常接觸的化學物質,包括各種殺蟲劑、食品添加劑、染髮劑、消費品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其中 296 種化學物質,例如二氯苯酚、雙酚 A、氟氯氰菊酯、二硝基苯等等會增加雌二醇或黃體酮的分泌。而雌二醇和黃體酮分泌紊亂均與女性乳腺癌密切相關。

該研究以 「Application of an in Vitro Assay to Identify Chemicals That Increase Estradiol and Progesterone Synthesis and Are Potential Breast Cancer Risk Factors」 為題發表在最新一期的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雜誌上。

Image

對於這一研究結果,Ruthann Rudel 博士表示,「早在 2002 年,婦女健康倡議研究就發現雌激素與乳腺癌風險密切相關。

這項研究表明,目前使用的一些化學物質能夠影響雌激素分泌,從而對乳腺癌風險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未來在使用包含上述化合物的產品時需要謹慎,尤其是女性。」

環境內分泌干擾與癌症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且發病率仍在不斷上升。乳腺癌的病因涉及遺傳、生殖、生活方式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雖然,BRCA 基因突變是導致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臨床上僅 10%-15% 的病例可以歸因於此,絕大多數的乳腺癌病因依舊未明確。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是指環境中廣泛持續存在的外源性化學物質,可以通過影響人體內源性激素產生或改變激素受體表達從而干擾正常的激素調節功能。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分佈廣泛,種類繁多,主要存在於食品、包裝、化工、金屬、殺蟲劑中。此前的研究發現,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與發育異常、生殖障礙以及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在全世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Image
(圖片來源:etimes)

目前,環境中存在的內分泌干擾物質超過 87000 種,其中雙酚 A、鄰苯二甲酸酯、多聯氯苯是最常見的 3 種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被廣泛應用於我們的生活。

例如,雙酚 A 是世界產量位居前列工業合成化合物,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護理等產業。雙酚 A 主要通過飲食、皮膚、呼吸道進入人體,在人體的血清、脂肪、母乳、胎盤、胎兒血漿中可檢測到其游離單體、活性衍生物存在。

隨着雙酚 A 在全球大量使用,人們對於其對健康影響也越來越關注。大量研究顯示,哪怕是低劑量的雙酚 A 暴露即可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同時,一系列的研究表明雙酚 A 的暴露與乳腺癌、前列腺癌等一系列的癌症發生密切相關。因此,早在 2015 年的時候歐盟就將雙酚 A 的安全劑量由 50 μg/(kg・d)調整為 4 μg/(kg・d),降低了近 10 倍。

然而,由於缺乏大規模的人群隊列研究結果,以及長期隨訪數據,目前的流行病學數據還無法得出雙酚 A 致癌的確切結論。

因此,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目前沒有充足的證據表明雙酚 A 致癌,但是結合臨床前研究數據,仍舊有眾多專家認為雙酚 A 具有一定致癌性。

環境內分泌干擾物或可導致乳腺癌

與雙酚 A 類似,絕大多數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由於缺乏大量規模的流行病學數據以及明確的致癌機制,無法被認定為致癌物。

不過,有專家表示,雖然目前流行病學數據並不完善,但是一系列的隊列研究以及臨床前研究表明,人類乳腺癌的高速發展與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大規模使用密切相關。

Ruthann Rudel 博士長期致力於環境因素與乳腺癌關係的研究。為了確定環境中的化學因素如何影響乳腺癌的發生,Rudel 博士帶領 Silent Spring 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美國環境保護署 ToxCast 計劃中的 2000 多種常見化合物進行了系統分析,以判斷這些化合物是否對人體有害,以及暴露於這些化合物中會引起哪些生物學變化。

最終,Rudel 博士從這些化合物中確定了 296 種化學物質,在實驗中這些化學物質會增加雌二醇和黃體酮的分泌。

不僅如此,Rudel 博士還發現,這些化學物質涉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護膚、染髮、建築材料、家具、食品包裝等等。

Image
(圖片來源:Pixabay)

例如,二氯苯酚、氟氯氰菊酯等是常見的殺蟲劑以及合成農藥成分;雙酚 A 是工業上常用的合成環氧樹脂材料,被廣泛應用於奶瓶、口杯內塗層以及醫療器械包裝;二硝基苯是常見染料的中間化合物,被廣泛應用於染料合成。

對此,本文作者之一 Silent Spring 研究所 Cardona 博士表示,「目前這些化合物導致雌激素產生的機制還不完全清楚,可能是因為這些化學物質充當了芳香酶激活劑,導致雌激素分泌增加。但我們可以明確地是,女性每天都會接觸到這些化合物。」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呼籲監管機構和製造商能夠正視上述化學物質對女性健康的影響。同時,研究人員也在嘗試改進化學物質檢測方法,優化潛在致癌物質的識別檢測。未來,研究人員將會進一步宣傳減少上述化合物接觸的方法,尤其是對於孕婦和青春期女性。

參考資料: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8608https://silentspring.org/news/study-identifies-nearly-300-chemicals-many-consumer-products-could-increase-breast-cancer-risk
轉載連結:
https://mp.weixin.qq.com/s/31dvq69ilIHP5goi0_vG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