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加入世界癌症日活動

每年的二月四日是世界癌症日,全球各地的人們團結在一起為癌症病人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世界癌症日是一項全球聯合倡議,旨在提高全世界癌症意識、改善教育並促進落實個人、集體和政府的抗癌行動。在過去的二十年中,這一國際意識運動日已悄然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宣言,並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數百項活動。觀察這些年來令人難以置信的變革已經證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每個人都可以在抗擊癌症方面發揮作用。 最初只是總部位於瑞士的國際癌症控制聯盟(UICC)的願景,現已成為規模最大的國際衞生運動之一。身為UICC的成員之一,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感到很榮幸。雖然UICC負責創建該計劃,但聯盟對每一個世界癌症日的參與者都表示讚賞。無論是在社交媒體上分享故事還是舉辦活動,世界癌症日都因大家的努力而蓬勃發展。今年,UICC以「我是,我願意」為主題,聚焦參與者。每個人的行動(無論大小)都能帶來積極持續的變化。這種號召用語鼓勵每個人都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的優點、理想以及對他人我們可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UICC匯總了宣傳工具包,以便每個個人或集體都可以更輕鬆地傳遞「我是」,「我願意」。這些工具包為讀者提供了如何解決世界癌症日關注的每個關鍵問題的指導,比如癌症服務的保障、預防和降低癌症風險、政府的措施和問責制。每個工具包都開啟了許多參與到世界癌症日的起點。 您還通過可以下載分步指南,傳達消息並採取行動。我們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網站上提供了多種方法來幫助您抗擊癌症,包括了解疾病的科普、一次性捐款或每月捐款項目、為紀念故人捐贈、或註冊免費獲取郵件標籤等。 二月四日是世界癌症日,但事實上,對於AFCR而言,每一天都是致力於抗癌的一天。我們資助的研究及科學家們在探索和戰勝癌症方面正取得長足的進步。 如果有一件事是過去二十年世界癌症日教會我們的,那就是沒有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出改變。您可以通过以下行动参与世癌日:查看世界癌症日的工具包、了解計劃或參加世界癌症日活動、通過社交媒體發佈有關消息、或考慮向AFCR這樣的癌症研究機構捐款。偉大的變革始於一小步,我們可以共同創造沒有癌症的未來。

阅读更多

針對新冠狀病毒SAR1的消毒措施

原文轉自 歐茜醫生 這幾天,新冠狀病毒和春節可謂是碰了個正著。過節期間人員流動大,家庭聚餐、外出走親戚有時在所難免。而冠狀病毒可以通過打噴嚏和咳嗽等方式,藉著飛沫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能引發感染。然而,冠狀病毒在環境裡並不是無堅不摧。根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院士在記者會上透露: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56℃持續30分鐘,冠狀病毒就死亡了。按照以往對冠狀病毒的經驗,乙醚、75%乙醇、含氯的消毒劑,還有過氧乙酸等等,均可有效滅活病毒。 那麼,在家或者外出期間,我們應該如何做到正確的消毒,給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呢? 室內篇Q1:如何對家裡的地面、桌面,以及寶寶的玩具表面進行消毒?A:首先,在超市或藥店購買 84消毒劑,然後取1份消毒劑,加入99份冷水(不要用熱水),得到濃度為500mg/L的含氯消毒液。然後,用專門的抹布沾取溶液擦地、擦桌子、擦玩具表面。等待不少於15分鐘的時間後用清水再擦拭,去除殘留消毒劑。地面需要定時清潔,養寵物的家庭要增加清潔次數,並保持地面乾爽。可以蒸煮的玩具,例如寶寶的咬膠,單獨清洗後煮沸或使用消毒蒸鍋,至少15分鐘。 能耐受酒精消毒的玩具,或者金屬表面,可以使用75%酒精棉片擦拭。 Q2:如果地面、桌面有嘔吐物等明顯的污染,應該怎麼進行消毒?A:依然使用84消毒液,但濃度和上面有所不同。取1份消毒劑,加入49份冷水(不要用熱水),得到濃度為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用於消毒被嘔吐物、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表面或物件。 Q3:如何對水杯、碗筷等餐具進行消毒?  A:首先,徹底清洗,去除粘在上面的食物殘渣。如果有家用的碗筷消毒機,可以直接使用高溫消毒模式,注意溫度一定要大於56℃,時間持續30分鐘。如果家裡沒有消毒櫃,清洗後可以直接煮沸消毒,至少15分鐘。當然,也可以使用有效氯為25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15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 Q4:有必要買紫外線消毒燈嗎?空氣消毒怎麼辦?A:沒有必要購買紫外線消毒燈。拋開質量問題不說,紫外線消毒燈對房間面積有嚴格的要求,一盞燈未必能達到你想要的消毒效果。第二,紫外線消毒要求物體表面要乾淨、無灰塵,並且對沙發這些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是沒有多大消毒作用的。第三,使用紫外線消毒燈有傷害皮膚、眼睛的風險,稍不留神,消毒的目的沒達到,反而帶來了新的問題。目前世衛提供的指南里關於院感的部分也沒有提到使用紫外線消毒的措施,所以家庭環境中我們認為暫且不必。空氣消毒很簡單,就四個字:開窗通風。 Q5:曬太陽、開暖氣、開空調可以殺死冠狀病毒嗎?A:不可以。太陽中的紫外線有很多種波,消毒滅菌用的只是其中的一種叫做C波的這種波,大部分到不了皮膚,所以消毒不能靠太陽。開暖氣、開空調,都達不到56℃持續30分鐘的要求,所以都不可以殺死冠狀病毒。 Q6:喝酒可以預防冠狀病毒嗎?A:不要鬧。目前已知的冠狀病毒進入人體的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或粘膜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物體。如果想要用飲用酒來預防感染,請選擇75%濃度的高度酒,全面擦拭鼻腔、口腔、咽喉,部分不宜擦拭區域需要浸泡處理,之後自然風乾,視情況反复擦拭和浸泡。Q7:一定要用帶抑菌功能的洗手液或肥皂嗎?普通肥皂能殺死冠狀病毒嗎?A:普通的就夠了。新型冠狀病毒有一層包膜,任何能損傷這層膜的理化因素都能嚴重影響病毒的傳染能力。也就是說,任何能去除油污的因素,例如肥皂、洗滌靈、無抑菌功能的普通洗手液等都能切斷病毒感染人體的能力。室外篇Q8:出門在外,在沒有肥皂和水的情況下,應該怎麼做好手的消毒?A:可以使用含60%以上乙醇(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注意:氯己定(洗必泰)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也是FDA禁止在日用清潔產品中添加的抑菌成分,購買免洗洗手液之前請千萬看清楚有效成分。Q9:如何正確使用免洗洗手液?A:首先,確保你的手上沒有明顯的污垢。然後取一元錢硬幣大小的洗手液在掌心,按照標準的“七步洗手法”認真搓洗雙手各個部位,直到洗手液完全乾燥。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0秒左右。在洗手液自然乾燥之前不要擦拭或者沖洗。在使用免洗洗手液後,如果遇到了有流動水和肥皂的地方,仍然建議用流動水和肥皂再次按照“ 七步洗手法 ”洗手。 Q10:如果手上有明顯的髒污,免洗洗手液還有用嗎?A:效果會大打折扣。如果手上有明顯髒污,建議盡快找有流動水和肥皂的地方徹底洗手。Q11:嬰兒可以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嗎?A:由於存在酒精中毒的風險,小嬰兒還是盡量選擇無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含苯扎氯氨的洗手液雖然不是理想防護選擇,若作為代替品也要儘早洗手。Q12:免洗洗手液比肥皂和流動水洗的更乾淨嗎?A:不是。最推薦仍然是肥皂+流動水的正常組合。只有在不能水洗的情況下推薦使用免洗洗手液。Q13:使用免洗洗手液還有哪些注意事項?A:無論是含酒精還是含苯扎氯氨的免洗洗手液,都要避免被寶寶吃下去,以免帶來中毒的風險。

阅读更多

在這個假期里傳遞關愛

春節是和我們所愛的人分享喜悅的時刻。但是,對於許多正在與癌症作鬥爭或最近因癌症失去親人的家庭來說,享受假期可能很困難。也許我們在這段時間內可以互贈的最大禮物就是給予希望。 希望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東西。有了希望,一切就有可能。 我們能懇求您在今天捐出您的善款嗎? 像您這樣有愛心的朋友正在幫助AFCR對抗所有癌症,利用我們所有資源來資助最尖端的科學研究,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來抵抗疾病。您付出的每一元都可以幫助更多人生存。 十多年來,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幫助加快了癌症治癒的道路,每年癌症存活率都有所提高,死亡率也有所下降。只有像您一樣,充滿希望和慷慨的人大力支持下才能實現這一進步。 隨着假期臨近,請考慮支持癌症研究吧。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我們很難理解與癌症作鬥爭是什麼感覺。我們很難說些什麼來安慰被診斷癌症或正在接受治療的病人。與其傳遞悲傷或憐憫,不如考慮通過捐贈癌症研究來為這場戰鬥作出貢獻。我們的捐款能發揮巨大的作用! 您還可以以親友名義或紀念您所愛的人寄出這份希望的善款。它可以為一年中最需要它的人帶來最大的鼓舞。 對於您所做的一切,我們給予最真誠的感謝。

阅读更多

在節日中保持健康的6個建議

節日期間是與家人朋友一同慶祝的時候。但這期間也容易造成過度放縱、體重增加甚至生病。因此,當您看到堆積如山的甜點或含糖過多的配菜時,請記得,已有研究表明將某些癌症(包括乳癌、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子宮內膜癌、腎臟癌和胰腺癌)與肥胖有直接關係。 但是不要擔心!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讓您在享受食物的同時保持健康。請遵循以下有關在這個假期中如何健康飲食和生活的提示: 1.更健康的替代品 想要製作出這個假期最健康的美味食品其實很容易–就是將一些成分換成更健康的成分。例如, 用磨細的軟白小麥麵粉、杏仁粉或椰子粉代替白麵粉。 用不加糖的蘋果醬代替油。 用楓糖漿、龍舌蘭花蜜、蜂蜜或椰子糖代替精製糖。 2.更健康的甜點 甜食不必完全忌口。您可以選擇食用由健康的抗癌成分製成的甜點,例如: 黑巧克力覆蓋的草莓 無殼南瓜派 無糖的黑豆布朗尼蛋糕 3.來一點堅果 在參加假日聚會之前,先吃一些堅果。當您不飢餓時去參加活動,您不太可能過量飲酒或吃太多甜食和其他不健康的食物。 從杏仁、核桃、山核桃、巴西堅果或開心果中選擇,它們都具有強大的抗癌功能。 4.避免適度飲酒 飲酒不僅會損害您的判斷力,且過量飲酒還會導致肝損害、心臟疾病、甚至癌症。為了降低您一生中罹患癌症的風險,男性每天不應喝超過2杯酒精飲料,女性則是每週不喝超過3杯。 5.動起來 尋找運動時間(尤其是在假期期間)並非易事。快速跑步或創造機會一次至少步行10分鐘。如果您有機會上下樓梯,那就去做吧-甚至可以為別人拿取食物或飲料!跳繩是在短短幾分鐘內即可進行有氧運動的另一種快速方法–此外,它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無論您如何做,都不要忘記在假期中多四處走動–運動有助於減輕假期壓力,體重增加或減少與癌症風險相關。 6.保持清潔 每年的這個時候,感冒和流感肆虐。定期洗手並敦促他人洗手,有助於預防疾病。盡可能使用溫肥皂和水。如果還沒有注射流感疫苗的話,請馬上做-特別是如果您曾經患有癌症。

阅读更多

丙肝病毒了解一下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詳細了解一下丙肝病毒~ 01 丙肝病毒特點 丙肝病毒(HCV)屬黃病毒科,為單股正鏈RNA病毒,其基因具有顯著異源性和高度可變性,且各基因組變異程度不一致。因此基因分型對於丙肝的診斷非常重要,但目前丙肝基因分型無統一標準,全世界公認的有Ⅰ/1a、Ⅱ/1b、Ⅲ/2a、Ⅳ/2b、Ⅴ/3a及Ⅵ/3b共6型,還有80多個亞型。 不同型HCV具有一定的地區和人群分佈特徵,目前歐美國家多數為Ⅰ型感染,亞洲國家Ⅱ型為主,中國Ⅰ/Ⅱ/Ⅲ/Ⅵ型多見,而且不同基因型丙肝病毒感染引起臨床過程和治療反應亦表現不同,如Ⅲ型感染臨床症狀較重,有引起肝病傾向;Ⅱ型(Simmonds 1b)感染對乾擾素治療不敏感效果差;Ⅲ型感染(Simononds 2a)用乾擾素治療效果好。由於基因型不同,且變異程度不一致,所以丙肝病毒更容易發生耐藥。 怎樣才能殺滅丙肝病毒:在4°C到22°C下,丙肝病毒能保持傳染性達42天;巴氏消毒等低溫消毒對於丙肝病毒的殺滅效果較差,24h-72h才能達到較好的殺滅效果,但對高溫比較敏感,標準大氣壓下煮沸10分鐘左右,可以殺滅丙肝病毒。 傳染源:急性臨床型和無症狀的亞臨床病人,慢性病人和病毒攜帶者。 傳播途徑:血源傳播(輸血、獻血),母嬰垂直傳播,家庭日常接觸和性傳播等,與乙肝相似。 窗口期:在HCV感染髮生後,有約8-12週的時間,僅能檢出HCV-RNA,HCV 核心抗原可在HCV RNA出現後1~2d檢出,而抗-HCV為陰性,這段時間為窗口期。 02 急性丙肝VS慢性丙肝 急性丙肝:既往無HCV感染,6個月內存在高危因素暴露史,可能無症狀,也可能有乏力、黃疸等症狀,出現肝功能異常等。 慢性丙肝:6個月前有HCV感染或高危暴露史,可無症狀;也可隱匿發病,伴乏力、食慾減退、慢性肝病體徵等臨床表現,可有肝功能異常。 臨床上很多人因為肝功能異常就診,一般會查感染八項,裡麵包括乙肝、梅毒、艾滋、丙肝病原體的抗體,或者急肝四項,包括甲肝、乙肝、丙肝、戊肝病毒抗體,發現抗HCV陽性,此時高度懷疑急性丙肝,進一步檢測HCV-RNA陽性,基本可以確診,但是臨床上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確定是慢性還是急性。 03 哪些人群需要篩查丙肝 社區人群:①靜脈藥癮史;②針刺傷史(紋身、穿孔、針灸等),③醫源性暴露:手術、透析、不潔口腔操作、器官移植;④高危性行為史;⑤HCV或HIV感染者及性伴侶;⑥HCV感染母親所生的子女;⑦破損皮膚、黏膜被HCV感染者血液污染;⑧1993年前輸血或用血製品史,1996年前供血漿者。此類人群儘早篩查。 住院人群:檢查或術前準備:①輸血前,應用血製品前;②有創導管介入診療前,穿刺操作前;③內鏡檢查前篩查,包括胃腸鏡、纖支鏡、喉鏡、膀胱鏡等與皮膚黏膜直接接觸的檢查;④血透人群每半年篩查1次。一般住院人群會常規查感染四項,包括艾滋、乙肝、梅毒、丙肝的篩查;⑤急診有創操作前應急查抗-HCV。 出現不明原因肝臟生化檢測異常,如轉氨酶、膽紅素升高。 其中,HCV母親分娩的嬰兒,出生1年半後檢測抗-HCV、也可在出生後1月檢測HCV-RNA;醫務人員被污染的銳器劃傷,立即檢測抗-HCV,2-4週檢測HCV-RNA,3個月、半年再次檢測抗-HCV和肝臟生化。 04 檢測結果判斷 抗-HCV不是保護性抗體,是HCV感染的標誌。確定感染者需要在24h內完成傳染病報卡。首次確定HCV-RNA(+)後半年再次檢測,持續陽性者為慢性丙肝。 抗-HCV假陰性見於嚴重免疫缺陷人群,包括HIV、器官移植、血透、低γ-球蛋白血症,此時應進一步檢測HCV-RNA。 05 丙肝要不要隔離 HCV感染者:避免與他人共用可能受血液污染的器具;靜脈藥癮者避免和別人共用針頭,皮膚外傷注意防護防止傷口感染;HCV感染者性行為使用安全套;避免獻血、器官組織捐獻、捐精;有創操作之前需要向醫務人員說明病情。 與HCV感染者密切接觸的人群:防止血液、體液、破損黏膜接觸。 預防醫院感染:做好清潔和消毒措施,嚴格遵循醫療操作的無菌原則。 【參考文獻】 [1]韓傑,郝竟琳,田姍,付萌萌,張靜姝,朱姍薇.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在丙肝治療中的臨床應用進展[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7 ):42-43.

阅读更多

6大高發癌篩查法,讓你與癌症絕緣!

轉自病理柳葉刀 讓很多人費解的是:年年體檢,為什麼一查出癌就是晚期? 事實上,「抽個血」、「拍個胸片」這樣的常規體檢,關注的多為基礎病、慢性病,和癌症篩查有着很大區別。 目前,對我們威脅最大的癌症分別是:肺癌、胃癌、直腸癌、乳腺癌、食管癌、肝癌等。 1. 肺癌 最常見的癌 《2018年全球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肺癌是全球發病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惡性腫瘤。預防肺癌的首要一步就是戒菸、避免暴露在污染環境,其次是早期篩查。 預警信號:痰中帶血 二附院胸外科主任醫師魏益平提醒,肺癌早期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無其他不適的咳血絲痰。如果說長時間地咳嗽,且沒有感冐、發燒等常見呼吸道感染症狀,並間斷有咳血絲痰,這個時候你要高度警惕,必須到醫院去檢查了。 早期篩查方法:CT檢查 推薦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低劑量螺旋CT檢查。有人疑惑,體檢中拍了X光片,應該可以篩查出肺癌。其實,當X光片都能診斷出是肺癌時,很多已經是中晚期了。 2. 肝癌 最隱匿的癌 我國是“肝癌大國”,乙肝、丙肝病毒長期攜帶者,有肝癌家族病史的人,長期酗酒抽煙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等容易被盯上。 預警信號:乏力腹脹、膚色發黃 乏力腹脹、膚色發黃、出現蜘蛛痣、肝掌,應盡快去醫院。 蜘蛛痣,是皮膚上的小動脈及其周圍分支,呈輻射狀擴張、充血的一種表現,多出現在人的面部、頸部、胸部和後背。 肝掌,即小、大魚際的皮膚發紅,按壓後變成蒼白色。 早期篩查方法:B超+抽血 只做B超容易漏診,B超結合甲胎蛋白檢測才能有效篩查癌症。 高危人群,年齡40歲以上者建議每半年篩查一次。如果發現異常,可進一步考慮CT或磁共振檢查。 3. 乳腺癌 最傷女性的癌 乳腺癌已成為威脅我國女性健康的頭號惡性腫瘤,未婚或高齡(35歲及以上)初產、有乳腺癌家族史、月經初潮小於12歲或行經超過42年等,為高危人群。 預警信號:乳房、乳腺有腫塊 乳房左右不對稱、乳房腫塊、乳頭有分泌物、皮膚像橘子皮。若有以上表現,且年齡為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早期篩查方法:乳腺B超 初步篩查發現問題建議再做鉬靶,更加精準判斷乳腺是否健康。 4. 結直腸癌 “惡性程度”較高的癌 結直腸癌已在惡性腫瘤發病率中排第三位,死亡率排第四位。肥胖、糖尿病、習慣性便血、有癌症家族史或腸息肉史者,容易被結直腸癌盯上。 預警信號:長期便秘、腹瀉,便血 二附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楊剛提醒,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以下4個情況,請及時就醫 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 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 排便次數改變:從一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 排便性狀改變:出現血便,排便疼痛。 早期篩查方法:腸鏡 高危人群建議每2~3年做一次腸鏡檢測。 …

阅读更多

PET-CT是個好技術,但別拿來搞癌症篩查

文| Y博生物科研狗,博士畢業後進入藥企,從事新藥研發工作,業餘時間寫些科普,希望能有助於人。 一分鐘速覽 PET-CT並非神器,也有技術局限,對不同腫瘤的檢查效率各異,有些並非腫瘤的組織增生也容易被“誤認”。 一次全身PET-CT的輻射量接近於7、8年的自然輻射,潛在的致癌作用不能忽視。 由於針對人群不同,不能簡單把癌症診斷確診的方法拿到疾病篩查里用。綜合篩查效率與風險性,PET-CT並不適用於面向健康人群的癌症篩查,應該保留在癌症確診以及癌症治療效果評估時使用。 申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具體醫療方案指導。 疾病的早篩查早治療是提高治療效果的最佳選擇之一,但要實際做到卻並不簡單。之前看到一些人討論全身癌症篩查,特別提了有人專門去日本做了據說可以發現毫米級腫瘤的篩查,號稱真正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出於合格的生物狗都有的好奇心,就在網上搜索了一下全身癌症篩查,發現不僅有人分享實際體驗,甚至有”熱心“人士提供專門到日本癌症篩查的中介服務。但仔細看那些介紹,整個篩查的核心就是PET-CT。 在此先潑盆冷水,這種方式的癌症篩查純粹是浪費時間浪費錢。 不客氣地說,這樣的瞎篩查,早發現癌症的機會微乎其微,對身體的傷害倒非常明確。今天我們從PET-CT本身的原理與局限性兩方面,來解釋為什麼這類癌症篩查是需要繞道的智商稅。 從PET-CT可以看到什麼?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PET-CT是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與CT(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兩種成像技術的結合體。在醫學實踐中,這兩個不同的成像技術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人體的內部結構。 大家可能對CT更熟悉,簡單說來就是各個角度拍攝取得的X光片,通過合成處理,得到一個三維立體的影像。比如歷史上第一個X光片,我們可以看到X光發明人倫琴的夫人的手掌骨骼平面圖。而通過CT,如今我們可以還原一個人的大腦從底部到頂部的每一個層面。 大家可能對CT更熟悉,簡單說來就是各個角度拍攝取得的X光片,通過合成處理,得到一個三維立體的影像。比如歷史上第一個X光片,我們可以看到X光發明人倫琴的夫人的手掌骨骼平面圖。而通過CT,如今我們可以還原一個人的大腦從底部到頂部的每一個層面。 附圖:左邊是歷史上第一個X光片,為發明人倫琴的夫人的手掌骨骼平面圖,右邊是一個人體大腦CT的結果,可以看到從顱底到顱頂的每一個橫截面。圖片來源wikimedia。 但大家注意到沒有,CT給我們的圖像是結構(器官長啥樣),而不是功能(器官工作狀態如何)。比如這些大腦的CT圖像,我們看得出物理結構,但沒法看出哪個區域處於“活躍”狀態。 這就要靠PET出手了,PET和CT一樣也有一個圖像合成處理的過程,但不同於CT通過X光來獲取圖像,PET是讓受試者(醫學實踐裡一般是病人)攝入帶有放射性標記的追踪物,然後觀察這些放射性標記物在體內的分佈。 最常見的PET成像裡,病人會攝入一種叫“氟18代脫氧葡萄糖”的放射性標記物,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和葡萄糖有些類似。確實,這個標記物不僅與葡萄糖結構類似,進入人體後的分佈也與葡萄醣類似。正是依靠這個特點,當它被人體攝入後,那些喜歡吸收更多葡萄糖的組織結構或細胞會富集這個標記物,而標記物帶有的輻射性又可以用成像儀器(PET)來獲取標記物分佈的影像。結果就是我們可以通過PET來了解病人體內哪些器官組織“吃了”更多的葡萄糖。 有人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要了解人體內哪些組織“吃糖”多? 要知道葡萄糖是人體內最重要的能量來源,PET在顯示葡萄醣體內的分佈特徵時,也告訴了我們體內器官組織甚至是細胞水平的代謝活躍程度(可以理解為“幹活”多的細胞組織“吃”得也多)。 在癌症領域,癌細胞一般都是代謝更活躍(因為癌細胞都是不受控制地分裂增殖,自然需要“吃”得更多),而且不少腫瘤在能量來源上還更“偏好”葡萄糖,這就讓PET可以用於腫瘤成像觀察。 例如下面這個PET圖像裡,乳腺癌組織由於代謝活躍,就成了“高亮”地區,而有轉移癌細胞的淋巴結也是一樣“醒目”。 附圖:一個晚期乳腺癌的PET成像,癌細胞所在的左側乳腺組織與存在癌細胞轉移淋巴因為代謝活躍而成為高亮區域。改編來源: aboutcancer.com。 如果把PET和CT一起用到癌症影像檢查,那麼CT可以顯示腫瘤的具體位置、大小結構,而PET可以顯示代謝活躍程度,兩者加權,能提供很多其他技術無法提供的信息。因此,PET-CT在癌症診斷治療中有重要作用。 比如,在癌症診斷時,可以利用PET-CT結果中腫瘤組織與健康組織的區別來協助確診。而在癌症治療時,可以比較病人開始治療後與治療前的PET-CT影像,來了解腫瘤是否有變化,治療是否起了作用。 PET-CT不是萬能的 從功能上說,雖然PET-CT的圖像精度在不斷提高,理論上確實可能拍出所謂的毫米級別腫瘤圖像,但在實際應用中,由於腫瘤的多樣性與復雜性,並不是像網上一些人說得那樣百發百中。畢竟腫瘤細胞是不會在最終的圖像上舉手示意自己的存在。 成像過程中的瑕疵、並無危害的組織增生、甚至人體組織的個體差異,都可能在PET-CT上看著像腫瘤(比如很常見但大部分沒有癌變風險的甲狀腺結節就容易在PET- CT上看著像腫瘤)。 有些腫瘤由於自身特徵,對PET-CT並不“感冒“——發病率很高的前列腺癌攝入葡萄糖不多,就容易逃過PET檢查。 所以對於腫瘤診斷,PET-CT往往也是在其它診斷方法的協助下起作用。如果沒有任何其它信息幫助,靠PET-CT來尋找毫米級腫瘤,無異於大海撈針。而用在健康人群裡做篩查,相當於“不知道有沒有針,就下海去撈了”,只能說純屬坑人。 更重要的是,從風險考慮,PET與CT都涉及到讓人接受有致癌風險的電離輻射,而全身PET-CT的輻射劑量還不小,這在網上宣傳全身癌症篩查的文章里基本都“大事化小”了。 醫學成像裡涉及到接觸輻射的情況很多,比如拍X光片就會有。大家應該也能理解,接觸的輻射劑量越高,對我們身體的潛在危害也越大——癌症標準療法之一放療就是利用高劑量輻射的傷害作用來直接殺死癌細胞。當然,醫學成像裡的輻射不會到放療那種直接殺傷細胞的程度,但其潛在風險(比如輻射的致癌性)依然是在具體醫療實踐裡必須權衡的。 醫學成像裡涉及到接觸輻射的情況很多,比如拍X光片就會有。大家應該也能理解,接觸的輻射劑量越高,對我們身體的潛在危害也越大——癌症標準療法之一放療就是利用高劑量輻射的傷害作用來直接殺死癌細胞。當然,醫學成像裡的輻射不會到放療那種直接殺傷細胞的程度,但其潛在風險(比如輻射的致癌性)依然是在具體醫療實踐裡必須權衡的。 不同成像技術,受試者最後接受到的劑量不盡相同。在所有醫學成像方法裡,PET-CT是輻射量最高的檢查之一,一般認為做一次全身PET-CT成像,接受的輻射量在25西弗左右。 這個量是什麼概念呢?我們處在自然環境下,有所謂的背景輻射,這樣的自然輻射,正常人一年下來接受到的大概是3西弗。如果拍個X光胸片,大概是0.1西弗,差不多是10天的自然輻射量,相對來說對身體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即便如此,也沒有人提倡大家沒事做個X光玩的,只是風險比較小,如果需要使用的話不必太顧忌。 PET-CT一次25西弗,可是相當於一下子就接受了正常人7、8年的背景輻射量,完全不是可以忽視的情況。實際上,真有不少研究在探討PET-CT這樣的“高輻射”成像技術對受試者的潛在致癌作用。 2009年的一個研究中,香港的研究人員測量了PET-CT在病人裡使用的實際輻射量,根據換算,這些輻射劑量對於一個20歲的亞裔女性,可能增加其一生患癌的概率0.5% ,同齡男性是0.3%。注意這還只是一次PET-CT成像的結果。也正因為輻射劑量大帶來的潛在危害,PET-CT絕不是一個想做就做的醫療選擇,而要根據病人的實際需要,權衡利弊後決定。 在台灣地區,有人試圖選擇一家醫院的工作人員來研究PET-CT作為普通癌症篩查工具的有效性。其中一項研究內容是大家的參與積極性,有意思的是,相對於其他工作人員的積極響應,這家醫院裡的一線醫務人員,出於輻射風險的考慮,反而對這樣的”免費篩查服務”並不感冒。 鑑於網上的“推銷”似乎都在說日本,那我們也來看看日本在這方面的總結。作為少數嘗試用PET-CT做癌症篩查的國家。2013年,他們發表了一項06-09年的PET-CT篩查統計,發現雖然有用PET-CT篩出的腫瘤,但篩成功的大多是建立在多次成像的基礎上,而大部分通過PET-CT發現的早期腫瘤是沒有癌變危險的類型,屬於不發現也無所謂,發現了也沒下文那種。 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想得到可能有用的癌症篩查結果,PET-CT必須與多種其它方法合用、不能只依靠一次影像;這意味著會增加了更多的輻射劑量,又帶出了應該隔多少時間重做影像的無底洞問題,並且只適用於部分癌症(等於把所謂全身篩查的牌子砸了)。即便符合上述所有條件,作者依然認為這種篩查局限多多,最後乾脆說這麼折騰值不值得看個人判斷吧。 當然,有些人經濟條件比較好,覺得錢不是問題。即便如此,也要考慮到PET-CT這樣的醫學成像,並不是背個單反甚至拿起手機就能玩的業餘攝影。根據一項調查估計,2015年全中國祇有240台PET-CT機器。從社會角度看,這些有限的儀器資源應當留給有確切需要的病人,健康人即使有錢也不應該來隨意湊熱鬧。 參考文獻 1. Screening for cancer with PET and PET/CT: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J Nucl Med. 2007 2. Whole-body PET/CT scanning: estimation of radiation dose and cancer risk. Radiology. 2009 3. Report…

阅读更多

雙靶新輔助+輔助再興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系統治療範式革

在科學領域有個概念,叫做 範式 。 範式指的是科學體系的基本模式、結構和功能,是一組公認的假設、理論、方法和標準的總和。 可以說,範式就是公認的科學的框架。 而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出現,科學範式也在逐漸轉變。 舉個簡單的例子,外科手術終結了乳腺癌無法治癒的歷史,影像學技術使我們前所未有地看清腫瘤,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進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而靶向治療史上劃時代的突破—  抗HER2靶向藥讓原本惡性程度最高的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變得可以被馴服。 可以說,是科學技術的一步步積累,才最終奠定了循證醫學的治療選擇,包括我們今天要談到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新輔助治療-手術-術後輔助治療的系統治療。 如今掀起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治療新一輪範式轉移革命的,不用多說,熟悉的讀者都會立刻想到 曲妥珠單抗(H)+帕妥珠單抗(P)的抗HER2雙靶向治療(以下簡稱PH雙靶) 。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PH雙靶治療在乳腺癌系統治療中的關鍵節點。由於一篇文章能承載的內容有限,我們把目光集中在 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中/高危(中/高複發/轉移風險)患者這一群體,也就是腫瘤大於2cm或淋巴結陽性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即臨床II期和III期)患者。 不打無準備之仗 如果要給新輔助治療冠上一個形容比喻,那麼我想到的就是“不打無準備之仗”。 新輔助治療的意義不僅僅體現在單純的治療上,它能夠在術前縮小腫瘤、降低手術難度和並發症風險、增加保乳手術的可能性,甚至為原本無法手術的患者提供治療機會。 除了增加腫瘤的可控性和早期乳腺癌的治愈可能之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新輔助治療其實更是一次難得的快速評估藥物治療效果和篩選目標人群的好機會[1]。 既然是一種治療方法,那麼必然要有評估其療效優劣的標準。與臨床試驗中常見的PFS、OS等標準不同,衡量新輔助治療有著另外一把特殊的標尺——  病理學完全緩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  [2],也就是新輔助治療後 乳腺和淋巴結無殘留侵襲性病變(tpCR)、或乳腺無殘留侵襲性病變(bpCR),意味著侵襲性癌細胞被全部消滅,效果很好。 為了搞清楚pCR與長期臨床獲益的關係,FDA的CTNeoBC國際工作組對符合標準的臨床研究數據進行了綜合分析統計,最終納入了來自12項國際新輔助研究的超過11955名乳腺癌患者。 分析結果顯示, 實現pCR的乳腺癌患者無事件生存率和總生存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HER2陽性患者,效果尤為顯著  [3]。 實現pCR的患者預後更好 由此可見,實現pCR對患者來說有重要的預後意義, 選擇合適的新輔助治療方案也就成了系統治療的第一個關鍵節點。 沒有懸念的答案 對於高危的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新輔助用什麼治療方案?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毫無懸念,因為只要你翻開各大乳腺癌診療指南,就會發現它們都推薦化療聯合靶向治療,而靶向治療的選擇幾乎都推薦 曲妥珠單抗與帕妥珠單抗的抗HER2雙靶治療 。 PH雙靶新輔助的第一次亮相始於Ⅱ期臨床研究NeoSphere。2012年,NeoSphere的主要結果登上《柳葉刀·腫瘤學》[4],各組方案中, PH雙靶+多西他賽表現出了碾壓式的優勢,患者tpCR率達到39.3%,幾乎是H單靶+多西他賽數據(21.5%)的翻倍 。 正是基於這一結果,FDA加速審批通過了PH雙靶+化療用於HER2陽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新輔助治療的適應症。 對中國患者來說,意義更大的則是另一項臨床試驗——PEONY。PEONY試驗由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牽頭,是一項主要在中國患者人群中驗證PH雙靶新輔助療效的Ⅲ期研究。 不久之前,PEONY試驗數據公佈在了《JAMA腫瘤學》上[5], PH雙靶再次驗證了其驚人的潛力。比起曲妥珠單抗+多西他賽組患者21.8%的tpCR率,雙靶+多西他賽組達到了39.3%,又是近一倍的差距!…

阅读更多

RAS突變開啟癌細胞的大胞飲模式

原文轉自奇點網 RAS突變可以說是最難搞定的致癌突變之一了,發現最早,分佈最廣,雖說有了靶向藥,但也只對攜帶RAS突變的肺癌有較好的效果。幾乎全部攜帶KRAS突變的胰導管腺癌,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癌中之王。 除了自己沒法被搞定,RAS突變還會賦予癌細胞一個外掛——大胞飲。這個大胞飲,原本是巨噬細胞用來吃掉那些入侵的病原體的技能,但卻被癌細胞用來吃掉周圍的蛋白質,為自己提供營養,增強適應性。 近日,紐約大學的Craig Ramirez和Dafna Bar-Sagi破解了RAS突變激活大胞飲的機制,從中或許可以找到破解這一外掛的方法。他們發現, RAS突變通過讓一種質子泵V-ATPase定位到質膜上,來激活大胞飲 。這其中還涉及了兩種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  膽固醇和小蘇打 。這一研究發表在Nature上[1]。 巨胞飲 (來自gfycat.com) 癌細胞,長得快,當然也能吃,但腫瘤裡能給癌細胞吃的卻不多,畢竟長得太快,血管跟不上,每人給送飯。 這就到了RAS突變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在2013年,Dafna Bar-Sagi等人就發現, 致癌的RAS突變可以刺激細胞進行大胞飲 ,將細胞外的蛋白質大口大口地吞下,水解消化成谷氨酰胺等癌細胞需要的營養物質。而抑制大胞飲可以減緩RAS驅動的腫瘤生長[2]。 不過這個RAS突變又是怎麼把大胞飲這個外掛給癌細胞的?研究人員利用siRNA,在攜帶HRAS突變的癌細胞中進行了篩選,發現了 V-ATPase等四大類與大胞飲有關的基因 。這其中,V-ATPase與大胞飲的關聯程度最高,也被發現與腫瘤生長轉移有關[3],研究人員決定就從它這入手研究。 篩選中發現與大胞飲有關的V-ATPase基因 V-ATPase是細胞膜以及各種膜結構細胞器上的一種質子泵 ,負責向細胞外或者細胞器內輸送氫離子,有很重要的生理作用,參與了一系列物質的膜轉運和細胞內轉運過程[ 3]。比如 把膽固醇從內體轉運到細胞膜上,就需要V-ATPase往內體裡泵入氫離子  [4]。 而細胞膜上的膽固醇,正是癌細胞大胞飲所必需的。 調節大胞飲的一個重要因子——RAC1,正是靠著膽固醇,才到細胞膜上就位,發揮作用 的[5]。 研究人員發現,缺失V-ATPase會讓細胞膜上的膽固醇流失, RAC1本身的活性雖還正常,但卻沒法定位到細胞膜上發揮功能 ,大胞飲自然也被抑制了。而外源性補充膽固醇,或者給RAC1換上一段不依賴膽固醇的膜定位序列,則都能恢復V-ATPase缺陷細胞的大胞飲功能。 膽固醇除了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外,也是細胞膜必不可少的組分之一 (來自pixabay.com) 而在V-ATPase上游,突變的RAS對V-ATPase的調控,也是影響的V-ATPase的膜定位。研究人員發現, 在RAS基因為野生型的細胞中,V-ATPase主要存在於胞質中 ,而 致癌的HRAS突變或者KRAS突變,都會讓V-ATPase聚集到質膜上 。而 在肺癌、結腸癌、胰腺癌細胞中敲除KRAS,都會導致膜相關的V-ATPase減少 。 在正常細胞中,比如腎臟中泌酸的閏細胞裡,V-ATPase的膜定位要靠一種碳酸氫鹽依賴的可溶性腺苷環化酶(sAC)。細胞外的碳酸氫鹽,也就是廚房裡常有的小蘇打,可以激活sAC引起細胞內cAMP水平的升高,進而通過激活蛋白激酶A(PKA),引起V-ATPase向質膜轉移。…

阅读更多

霧霾天吃什麼可有效抗肺癌

原文出自病理柳葉刀 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遠離這些不良的環境,若有不適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癌症疾病的治療,千萬不能拖延時間,一定要在早期及時接受治療。據研究表明,霧霾中的有害物質會對呼吸道形成刺激和傷害,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兒童和身患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是容易遭受大霧的侵害。那麼,霧霾天氣該如何保護我們的健康呢?首先來看看有哪些清肺潤肺的食物吧。 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潤肺解渴、止咳止血、開胃安神的功效。適用於陰虛久咳,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等症狀。 梨 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於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症、熱咳、痰熱驚狂、噎膈、口渴失音、眼赤腫痛、消化不良。梨是最常見的清肺食物,可以將它蒸著吃,可以煮湯,還可以搗泥成梨糕,可清肺,治療咽喉痛,效果極佳。 羅漢果 羅漢果也叫拉漢果、假苦瓜,瓜薄質輕、個大肉脆。用羅漢果泡茶飲用,有清熱利咽作用,可治療百日咳、肺熱咳嗽、咽喉炎、口乾舌燥等,是演員、教師理想的保健飲品。 川明參 川明參多醣是調節免疫遙活性成分,對免疫力低下者有顯著作用。能有效地改善體質,效力相對較小,適用於健脾益肺。川明參中特含有十八種氨基酸,多種維生素,沙參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此外,明參中的活性成分,不但對正常人,對免疫功能低下的人更加有提高免疫功能作用,並能延長病人生存時間,提高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且能夠減輕放療的毒副作用,加快損傷組織的修復,預防白細胞減少使病人順利的完成治療。應用人參多醣過程中無副作用,安全可靠。 白蘿蔔 清肺潤喉,是中醫食療經常選用的,生吃效果好,榨汁效果更佳。而且其中含有的辣味成分可抑制細胞的異常分裂,進而預防癌症發作,蘿蔔還有殺菌、增進食慾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蘿蔔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和豐富的澱粉分解酶等消化酶,能夠有效促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太子參 太子參能夠宣肺降氣,氣運行通暢,可打通全身經絡淤塞,整體調理臟腑,全面調節身體機能以及免疫力,增強免疫防禦機能,保持身體各臟器生態環境平衡,真正杜絕臟腑功能失調,虛火上升,貫通氣、肺,陰陽之氣平衡,不僅不咳不燥,還能益氣生津,深度潤肺養肺。 橄欖 有清肺、利咽、生津、解毒的作用。嗓子痛時含服些青橄欖,可使咽喉清爽,如與鮮蘿蔔煎服效果更好。橄欖經蒸餾後的液體稱橄欖露,可用於治療咽痛、咳嗽、煩躁等症。 枇杷 枇杷有潤肺、止渴、下氣之功,可治療肺萎咳嗽、吐血和煩渴等。枇杷葉是常用的中藥材,經蜜炙後有清肺和胃、降氣下疾作用,常用來製成枇杷膏、枇杷露、枇杷沖劑等,治療肺熱咳嗽。 銀耳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 無花果 除生食外還可以加工成為果乾、蜜餞、罐頭等。無論乾鮮無花果均可入藥。咽喉腫痛時,吃上幾顆會減輕疼痛,很快恢復。肺熱、聲音嘶啞時,服用冰糖水煎無花果,可起到去火消啞的作用。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