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大肠癌風險因素簡介

風險因素 簡介 50歲以上 大腸癌較容易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90%以上的大腸癌病例發生在50歲以後。大腸癌確診的平均年齡為72歲。 大腸息肉 息肉生長在結腸或直腸內壁,較常發生在50歲以上的人群。多數息肉是良性的,但一些息肉(腺瘤)可能會癌變。及時發現並清除息肉可以降低得患大腸癌的風險。 大腸癌家族史 如果您的近親(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中有人患有大腸癌,特別是其發病年齡相對年輕時,那末您患大腸癌的可能性也會增加。 遺傳變異 某些基因的改變會增加得患大腸癌的風險: 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HNPCC)是遺傳性大腸癌中最常見的類型,約占所有大腸癌的2%。它是由HNPCC基因變異導致。大多數 有HNPCC基因變異的人都會罹患大腸癌,所以基因檢測可能是必要的。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疾病,表現為患者的結腸和直腸形成數百個息肉。它是由特定的APC基因變異所導致。如果不接受治療,患者通常在40歲左右會發展成大腸癌。 FAP占所有大腸癌病例不到1%。 癌症的個人史 曾經患過大腸癌的人有可能再次得患大腸癌。此外,患過卵巢癌、子宮內膜癌或乳癌的婦女得患大腸癌的風險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 慢性結腸炎(如潰瘍性結腸炎或克羅恩病)的患者其得患大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不健康的飲食 研究表明,日常飲食中脂肪(尤其是動物脂肪)含量高而鈣、葉酸、纖維含量低可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 吸煙 吸煙有可能增加腸道息肉和大腸癌的風險。

Read More

哪些人群容易罹患乳癌?

  乳癌 目前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其診斷的平均年齡為 45-55 歲, 比西方女性足足提早了10年。因此,中國女性增加對乳癌的認知 對於更好地預防和早期診斷乳癌顯得愈發重要。 下列因素可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風險: 月經早潮 (12歲以前)或絕經較晚 (55歲 以後) 沒有生育或生育較晚(30歲以後)* 家族病史 —— 有父母或兄弟姐妹得患乳癌的女性,其本人患乳癌的風險比沒有同類家族史的女性高出一倍。值得指出的是,大多數患者(85%)都沒有乳癌家族史。 使用避孕藥* —— 這一風險在停藥之後或會 逐漸恢復到正常範圍   不哺乳* —— 研究表明堅持母乳喂養1年半 至2年的女性得患乳癌的風險略低。 個人病史 —— 乳癌倖存者、曾有過某些良 性乳房腫瘤、或者接受過胸腔放射線治療的 女性有較高風險得患新的乳癌(不同於乳癌 復發) 飲酒 —— 每天飲酒量控制在一杯的女性患 癌風險會略微增加,而每天飲酒2-5杯的女 性其患癌風險則比不喝酒的女性高出1.5倍。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