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

為何中國的癌症存活率更低?不只是醫療差距

原文轉自菠蘿因子 為什麼同樣的癌症在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會有顯著的生存率差異呢?例如常見的乳腺癌,美國5年生存率超過90%,而中國約為80%。在皮膚癌中的常見類型黑色素瘤,美國總體5年生存率超過90%,但中國僅約60%。 是整體醫療水平的差異嗎?確實有關係。雖然中國一線的三甲醫院與國外的差異不大,但三四線城市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除此之外,由於體檢意識不足,中國晚期癌症的比例較高,這也拉低了生存率。 今天想聊一個許多人不了解的重要原因,就是表面看起來相同的癌症,其實在中國和美國的主要亞型不盡相同,本質上可說屬於不同的腫瘤。因此,治療方案和效果也不一樣! 首先說肺癌。 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在中國和美國都是首位癌症殺手。然而,儘管兩國的肺癌發病率都很高,具體的亞型卻有明顯差異。在中國,腺癌更為常見,尤其在大量女性和不吸煙人群中。腺癌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比如空氣污染、二手煙和廚房油煙。而在美國,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肺癌的比例比中國高得多,這兩種類型都與長期吸煙密切相關。 這種亞型差異直接影響治療方案和預後。在中國,腺癌中很多攜帶EGFR或ALK基因突變,對應的靶向藥物(EGFR靶向藥、ALK靶向藥)效果較好。而對於鱗狀細胞癌和小細胞肺癌,由於突變基因不同,幾乎沒有對應的靶向藥,因此化療、免疫藥和放療成為主要的治療手段。不同的亞型決定了不同的治療策略,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肺癌患者,接受的治療可能截然不同。 接下來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之一。它有三種主要亞型:激素受體陽性、HER2陽性和三陰性。在各國中,激素受體陽性乳腺癌最為常見,這種類型的癌症通常對內分泌治療(如他莫昔芬)反應良好,預後相對較好。 與歐美相比,中國的乳腺癌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方面,患者年齡較輕,歐美多數患者在絕經後發病,發病高峰在60歲左右,而中國的高峰不到50歲;另一方面,三陰性乳腺癌的比例相對較高。三陰性乳腺癌對常用的內分泌治療和HER2靶向藥不敏感,治療難度較大,更依賴化療或最新的免疫療法/靶向藥物。 接著是肝癌。 中國是肝癌的第一大國,患者佔全球的40%以上。雖然美國也有不少肝癌病例,但發病原因卻和中國有很大不同。在中國,肝癌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多數患者都是慢性乙肝病毒攜帶者。這種病毒在中國的感染率較高,特別是在農村地區,許多患者年輕時就感染了乙肝病毒,隨著時間推移,肝臟逐漸受損,出現肝硬化,最終發展成肝癌。 而在美國,丙型肝炎病毒(HCV)、酒精濫用和肥胖代謝病是導致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癌在美國也有,但丙肝的影響更為突出。美國的肥胖問題非常嚴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一種與肥胖和糖尿病相關的肝病,逐漸成為美國肝癌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病因不同,肝癌的預防和治療策略也有所不同。在中國,乙肝疫苗接種和抗病毒治療是預防肝癌的重要手段,而美國則更注重丙肝的篩查和治療,以及控制飲酒和管理肥胖。 再來談談胃癌。 和肝癌一樣,胃癌在中國的發病率遠高於美國,尤其在老年人中更為常見。幽門螺桿菌感染和飲食習慣是主要影響因素。例如,腌製食品、高鹽飲食和長期攝入煙熏食物都是胃癌的高危因素,這些習慣在中國較為普遍。除了調整飲食,幽門螺桿菌的根治對預防胃癌也非常有效,尤其對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美國的胃癌發病率相對較低,但近年來,賁門癌(胃和食管交界處的癌症)有所上升,目前認為與肥胖和胃酸反流有關。 還有食管癌。 食管癌是另一個中美差異顯著的癌症類型。中國的食管癌病例數量遠高於美國,事實上,中國占了全球一半的病例! 而且兩國的食管癌亞型也不同。在中國,食管癌以鱗癌為主,尤其在北方,比如河南、河北的“食管癌高發帶”更為普遍。這種亞型與吸煙、飲酒以及食用過熱食物和腌製食品密切相關。而在美國,食管癌主要是腺癌,這與肥胖、胃酸反流和巴雷特食管病變有關。腺癌往往出現在食管的下端,且更易擴散至鄰近器官。 不同的亞型也決定了不同的治療策略。由於鱗癌對放療相對敏感,在中國放療是一個重要治療手段;相對而言,腺癌的治療更依賴於手術和靶向治療。 最後聊聊黑色素瘤。 與前幾種癌症不同,黑色素瘤在美國顯著多於中國,特別是在白人群體中,是所有皮膚癌中致死的主要類型。前面提到,美國的黑色素瘤生存率比中國高得多,為什麼會這樣呢? 最主要的原因是兩國的黑色素瘤本質上是不同的病。在美國,最常見的是皮膚黑色素瘤,與紫外線照射密切相關,主要發生在陽光暴露的部位,如背部、腿部等。而在中國,由於人們注重防曬,不愛曬太陽,所以皮膚黑色素瘤不多。我們的黑色素瘤多為肢端黑色素瘤和黏膜黑色素瘤,主要出現在手掌、足底、口腔、鼻腔等部位。 美國的黑色素瘤多為表淺型,加上篩查意識較強,因此通常能在早期發現,而中國患者的肢端和黏膜黑色素瘤不易早期發現,通常確診時已屬於晚期,已侵入深層組織或已轉移,導致預後更差。此外,皮膚黑色素瘤對免疫療法PD-1抑制劑效果良好,還有BRAF靶向藥等可用,而中國常見的黑色素瘤在基因突變和免疫逃逸機制上有所不同,目前還在探索更好的聯合治療方式。 總之,中美之間癌症亞型的差異,不僅展現了兩國在生活方式、環境因素、遺傳背景等方面的獨特之處,還直接決定了癌症治療策略和生存預後。 對於患者而言,不僅要了解癌症的類型,還要對自己的具體亞型有更多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判斷風險,更好地配合醫生選擇最適合的的治療方案,實現最佳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 致敬生命!

Read More

2024-2025年度癌症科研項目

2025年將迎來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成立的第20周年。在這20年裡,AFCR一直專注於資助癌症研究,特別是亞洲人群多發性癌症。以下是我們將在 2024-2025年期間資助的癌症科研項目。 改變口腔癌的腫瘤治療模式: 一種硬幣大小,直接放置於腫瘤上的,獨特的創新治療方法,確保有針對性並及時地為患者提供治療,使他們免受手術的嚴重傷害和抗癌藥物對全身的毒害。 融合西方科學與中藥的抗癌藥物平台: 為癌症治療提供整體或系統生物學方法,如第一批臨床試驗藥物 YIV-906,可增強其他抗腫瘤療法的療效並保護患者身體免受治療的嚴重影響。 戰勝最致命腦癌的革命性臨床研究模式: 創造並提升一種高效且同時評測最有前途的不同治療方法,降低評估新的,潛在有效療法所需的成本、時間和患者數量,為患者的生命帶來最大的希望。 利用免疫系統治療胃腸道癌症: 目前正在臨床試驗中的一種一流的雙特異性抗體將癌細胞與戰鬥機“T”免疫細胞連接起來,用於治療已經沒有太多治療方案可供選擇的晚期胃腸道癌症患者,以挽救生命。早期試驗結果表明靶向治療是安全的,試驗監測委員會批准繼續試驗。 與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合作: AFCR與城大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及共同創辦「亞洲生物醫藥與城大生物醫藥創新系列」,推動香港的學術創新和創業活動,邀請來自亞洲和美國的基因組學和精準醫學領袖參加。

Read More

女性創業大賽

AIM-HI女性創業大賽致力於通過風險慈善夥伴關係扶持女性領導的可拯救生命的初創企業,並為其提供接觸關鍵意見領袖(KOL)的寶貴渠道。這個絕無僅有的扶持平台結合了融資、生命科學業內人士的真知灼見、知名度與可信度的提高以及利用龐大全球網絡的機會,具備十足的影響力。

Read More

確診後應詢問醫生的十個問題

被診斷患有癌症時是挺可怕的。尤其是當患者或家屬對於醫療行話不太熟悉時,會有很多問題和擔憂在腦海中奔騰,讓人難以集中精力。正因為如此,了解應該詢問醫生一些什麼問題是必要的。 隨時寫下問題 隨身攜帶一個筆記本,可以在其中記錄能想到的所有問題。問題會有很多,如果不記錄下來就可能會忘記。在問題出現時寫下來有助於保持有條理的思維。 可向腫瘤科醫生詢問的基本問題 我的癌症起源於哪裡?擴散了嗎? 這可能是醫療團隊討論的第一件事,但患者或家屬必須完全瞭解這些診斷。 這種類型的癌症有遺傳聯繫嗎?我的家人應該接受檢測嗎? 許多癌症是遺傳的,這個問題可能會拯救生命。 有哪些治療方案可供選擇? 詢問醫療團隊他們推薦什麼治療方案以及原因。可能有很多選擇,醫生應該能夠解釋每種選擇的優缺點。 如果治療方法不起作用會怎樣? 瞭解這一點將有助於您保持心態平和,它也可以幫助評估醫療團隊是否合適。一些醫療團隊可能更厭惡風險,而另一些醫療團隊可能更願意嘗試新療法。與醫療團隊討論他們如 何/何時認為治療不成功以及下一步將採取什麼措施。 醫療團隊將如何説明患者管理治療副作用? 了解潛在的副作用以及您可以獲得的支持。儘早談論副作用將使治療計劃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 治療費用是多少? 癌症治療可能很昂貴,患者或家屬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醫療團隊還可以討論您的保險可以承保哪些治療,哪些選擇不承保。 我能做些什麼來保持我的生育能力? 如果將來想要生孩子,這一點至關重要。治療開始後解決可能為時已晚。 治療會對我的生活方式產生什麼影響? 這可能是不可避免的,但為對生活方式的任何影響做好準備可以使過渡更容易。 在哪裡可以獲得更多資訊或支援?…

Read More

USCACA – AFCR 2024優秀青年學者獎

美中抗癌協會(USCACA)攜手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誠邀您參與2024優秀青年學者獎的提名。 基於學者們在轉化型或臨床癌症研究上的傑出貢獻,該獎項將頒發給3-5名中國青年研究人員。 所有目前在中國或美國從事轉化和臨床癌症研究的中國年輕教職員都可以參加競選。最終的獲獎者將被授予一座榮譽獎盃及1000美元獎金。 2024 年獎項將在即將舉行的 USCACA 研討會期間的頒獎典禮上頒發。 提名可以由 USCACA 成員或非成員提出,並應以電子郵件附件的形式提交至 USCACA 獎學金評選委員會,郵箱地址為 2024award@uscaca.org,截止日期為 2024 年 9 月 1 日中午香港時間。 提名必須包含以下材料: 一封提交給評選委員會的提名信,簡要介紹候選人的成就(一頁) 候選人簡歷,需列出候選人發表過的論文 候選人的研究計畫(一頁) 擔保信:一份來自高級教職員,另一份由目前在華工作的主管/教授/院長撰寫 請將上述材料整合為一個PDF文件再進行上傳 提名截止日期為 2024 年 9 月 1 日中午香港時間。

Read More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誠摯邀請您參加我們的首屆捐贈日!

6月14日,AFCR 將舉辦我們的首屆捐贈日活動。今年的活動重點是解決癌症研究和患者護理中極待滿足的需求,強調創新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您的慷慨支持將使我們能夠推動挽救生命的研究,為患者帶來希望和治癒。 為什麼支持AFCR?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專注於解決在亞洲人群中影響較大的癌症。AFCR 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總部設於香港,影響力遍及全球,通過創新的基因和分子研究探索亞洲人癌症的獨特因素。基金會加速尖端癌症研究突破和技術的發展,同時為亞洲和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開發更強效的治療方案。 通過支持AFCR,您的慷慨支持將使我們能夠推動挽救生命的研究,為全球患者帶來希望和治癒。 如何參與? 您可以通過此鏈接進行捐款:AFCR DAY OF GIVING 捐贈日 2024 (donorsupport.co)。感謝您與我們攜手推動癌症研究突破! 您可以通過觀看此影片了解AFCR獨特且具有高影響力的研究項目:

Read More

在世界癌症日,加入我們!

您知道2020 年亞洲有 950 萬的新增癌症病例和 580 萬的相關死亡案例嗎?這是讓人觸目驚心的數據!更糟糕的是,如果沒有積極干預,預計2023年亞洲的新增癌症病例將增加至1060萬。 我們必須采取行動,對這一嚴重的趨勢進行干預。 在2月4日 世界癌症日即將到來之際,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誠摯地邀請您加入一項重要的使命——縮小癌症護理差距。隨著癌症病例的驚人增長,我們迫切請求您幫助推進癌症突破,以實現更實惠、更有效的預防、檢測和治療。我們可以共同努力減少全球範圍內在獲得高品質癌症服務方面存在的不平等,增加亞洲和全球癌症護理的可及性。 值此世界癌症日之際,讓我們齊心協力,共同努力彌合護理差距,產生有意義的影響。今天捐款支持癌症研究! 特別鳴謝我們的夥伴Hugill & Ip持續的支持。了解更多關於捐贈的力量:支持癌症研究,為更光明的未來助力。

Read More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宣布達歌生物為2023年BRACE創業競賽獎的獲勝者

香港 –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欣然宣佈,達歌生物(Degron Therapeutics)被選為2023年BRACE創業競賽獎(BRACE獎)獲勝者。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的BRACE創業競賽獎(構建癌症學術科研與創業的橋樑)旨在支持腫瘤學創新,加速科研成果走向商業化,以實現為全球受癌症影響的患者改善治療效果的最終目標。AFCR通過提供資金資源、專業顧問服務,以及我們在癌症研究領域關鍵意見領袖的全球人脈網絡,以支持BRACE獎的獲勝者。 BRACE創業競賽獎獲勝者必須通過BRACE獎藍帶委員會進行的三輪嚴格評估過程:申請篩選、路演評審和投資盡職調查。 達歌生物總部位於上海,在美國和中國設有實驗室,通過其基於分子膠的靶向蛋白質降解平台,處於開發新型小分子藥物的前沿。 達歌生物是發現和開發一種被稱為分子膠降解劑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的全球領先者。通過其專有的GlueXplorer平台,達歌生物已經建立了一個獨特且不斷擴大的分子膠化合物庫,可以針對以前無法藥物干預的靶點進行靶向。該平台利用表型篩選、蛋白質組篩選和人工智能(AI)來預測新的靶點並加速化合物發現。達歌生物迅速擴展了其專有的分子膠化學庫,從而確定了越來越多的潛在可降解疾病靶點。領先管線項目是針對一個先前認為「不可成藥」的調節癌症存活和轉移的RNA結合蛋白的新型分子膠降解劑,顯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藥效、選擇性和初步藥物動力學。 BRACE獎評估委員會認為達歌生物的創新腫瘤技術在拯救患者生命方面擁有巨大潛力,因此,AFCR將在達歌即將進行的 A+ 輪融資中投資 2,300,000 港元。 “滅活對維持腫瘤生長至關重要的蛋白是癌症治療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非常樂見新技術的開發。” BRACE創業競賽獎申請篩選及路演評審委員會聯合主席Raju Kucherlapati博士說道。“委員會對達歌生物的GlueXplorer平台印象深刻,該平台具備颠覆性的潛力,可以在鑑別先前認為「不可成藥」的新癌症靶點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很高興獲得 2023 年 BRACE創業競賽獎獲勝者的殊榮,並對AFCR的支持深表感謝。與卓有成就的顧問們建立的寶貴聯繫對我們非常有益,”達歌生物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鄒麗暉博士表示。“我們對這一獎項帶來的認可和信譽感到興奮,並期待與AFCR合作,努力重新定義亞洲乃至全球的癌症治療。” “自創立以來, BRACE創業競賽獎已經舉辦了四屆,我們在早期腫瘤公司投資领域的影響力逐漸被認可,基金會為此感到自豪,”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創始人巴素娟博士表示。“今後BRACE獎將繼續推動科研創新,從而實現從實驗室到患者病床邊的技術開發,以造福亞洲和全球的癌症患者。” 關於BRACE創業競賽獎 BRACE創業競賽獎(構建癌症學術科研與創業的橋樑)計劃旨在為早期生物技術公司提供重要支持,幫助它們加速創新治療、診斷和癌症預防產品進入臨床試驗階段,以實現為全球受癌症影響的患者改善治療效果的最終目標。BRACE獎為初創公司提供投資、獎金、曝光機會,以及接觸亞洲地區乃至全球癌症行業領袖和研究人員人脈網絡的機會。三輪評估委員會(申請篩選、路演評審和投資盡職調查)的成員由世界級的關鍵意見領袖、生命科學行業專家、投資者和企業家組成,AFCR經過他們的評估和推薦進行投資。2023年BRACE獎委員會包括以下成員: Anna D. Barker博士, Ellison Institute for Transformative Medicine首席戰略官 Webster K. Cavenee博士,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榮譽教授 Yijing(Jane)Chen博士, Wilson Sonsini Goodrich & Rosati合夥人 Aleksandra Filipovic醫學博士,博士, PureTech Health腫瘤學負責人 Pamela Garzone博士, Anixa…

Read More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揭幕嶄新標誌及標語,承諾推動全球癌症研究——從亞洲到世界。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今日興奮揭幕全新品牌標誌和標語,象徵著基金會在推進全球癌症研究的努力中邁出重要的一步。重新設計的標誌,引人關注的標語,旗幟鮮明地確立了AFCR在持續進行的抗癌鬥爭中的重要聲音,並將其影響力擴展到亞洲之外。 “從亞洲到世界:推進癌症科研新發現”: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口號有力地概括了AFCR在推動科學創新、促進全球癌症研究合作方面的堅定承諾。該標語強調將亞洲實驗室中的發明成果,轉化為對全球患者產生積極影響的腫瘤技術,闡明AFCR在引領國際抗癌鬥爭中的關鍵作用。 AFCR深切意識到迎戰在亞洲特別普遍的癌症——如肝細胞癌 (HCC)、肺癌、胃腸道(GI)癌、食管癌和卵巢癌——的迫切必要性。這些獨特的挑戰需要有針對性的研究計劃,而AFCR致力於支持專門針對這些癌症的突破性研究專案。AFCR的使命超越了國界,不僅在加強治療方式和改進早期檢測方法,而且還在建立協作網路,無縫促進全球範圍內研究人員之間的知識共享。 AFCR創始人、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巴素娟博士對新標誌和標語表示興奮,並肯定地說:“我們煥然一新的視覺形象,搭配強有力的口號,象徵著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推動癌症研究的決心,更進一步,強化了我們將亞洲研究計劃與全球抗癌努力連接起來的使命。” 以下事例可以表明AFCR為癌症研究界作出的影響。為了改善對患者的護理,AFCR正在倡導推動一種針對胃腸道癌症的創新免疫療法,以解決顯著的未得滿足的臨床需求。AFCR支援一種開創性的多靶向免疫治療平臺,借鑒了免疫療法在其他類型癌症中的成功應用。 這種方法以生物標誌物CDH17為中心;CDH17在高達50-95%的胃腸道癌症案例中表達,使其成為一個出色的靶點。 該平臺包括能夠同時靶向CDH17和T細胞上CD3標記的雙特異性抗體,將T細胞重定向以發揮其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功能。 這種新型免疫療法為胃腸道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在以前沒有有效治療方法的情況下實現了真正的突破。 鑒於全球範圍內尤其是在亞洲存在的胃腸道癌症引發的緊迫健康危機,該專案有望為以前無法獲得有效治療的胃腸道癌症提供潛在的安全有效治療,從而挽救全球數百萬人的生命。 AFCR嶄新的品牌標誌是一劑催化良藥,有利於提高受眾參與度,豐富善款支援的構成和來源,並確立基金會的戰略定位,以推動我們的使命向前發展。展望未來,AFCR充滿樂觀和決心,期待激動人心的合作,更多開創性的癌症發現,以及日益壯大的致力於抗擊癌症的社群。新標誌不僅反映了AFCR的奉獻精神,還預示著在全球抗擊癌症的戰鬥中,AFCR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 關於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sian Fund for Cancer Research, AFCR)是一家非營利組織,專注於應對亞洲人口高發的癌症問題。AFCR總部位於香港,影響力涉及全球。我們的使命是通過創新遺傳和分子研究,深入探討亞洲人群中癌症發病的獨特因素。基金會致力於推動前沿癌症研究的突破和技術的發展,同時致力於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以造福亞洲和全球範圍內的癌症患者。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AFCR.org。

Read More

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和美中抗癌協會頒發2023年度優秀青年學者獎以表彰年輕中國科研人員

為了促進和加強美國與中國癌症研究者及醫師之間的合作,亞洲癌症研究基金會(AFCR)與美中抗癌協會(USCACA)建立了基礎、轉化和臨床研究領域優秀青年學者獎。從2010年至2019年,共有44位中國研究人員和腫瘤學家在其職業生涯早期階段獲得該獎項的認可,以表彰他們在美國培訓期間以及回國後在癌症研究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在2023年,五位年輕科研人員因在轉化癌症研究中的卓越成就而被選中。USCACA和AFCR自豪地在2023年11月25日至26日於中國鄭州舉行的第15屆USCACA周年研討會上向以下五位傑出的年輕科學家頒發該獎項: 嚴明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九人民醫院副教授。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訪問學者。 章琦博士,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肝膽胰外科副教授兼副主任醫師。2016年2月–2018月2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 徐嵩博士,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肺癌外科副主任醫師、副教授,天津肺癌研究所副主任。2017年2月 – 2018年1月,美國梅奧診所胸外科訪問臨床研究員/訪問科學家。 黃添枝博士,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2013年8月 – 2018年8月,西北大學博士後研究員。 錢旭博士,南京醫科大學教授。2013年- 2018年,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症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欲了解更多有關優秀青年學者獎的資訊,請點擊這裡。

Read More